券商积极引荐量化私募
“我们也看到了上市公司对银行理财的兴趣已经不像过去那么火热。今年以来,我们会有意识地引导上市公司去认识、购买一些量化对冲产品。而对于一些特定策略的量化对冲基金来说,产品可以做到净值平滑、风险可控,同时又免去了银行在中间吃一道‘差价’,如果能促成私募和上市公司的直接合作,私募的销售费用以及后续的一系列佣金等费用都可以为券商带来持续的收益,并在券商平台形成投资募资的一个闭环,所以券商有动力去挑选优秀的私募给合适的、有闲散资金的上市公司。”上述券商人士说,“并且事实证明,市场中确实存在这类能够部分替代银行理财的量化私募基金。”他补充。
他还表示,不仅是上市公司,券商还会将这种类型的私募对接给部分资金实力雄厚的非上市企业,“根据公司自身的需求,帮他们找到稳健但收益还有相对优势的产品。”
北京一家量化私募在过去不到3年的时间发展至5亿规模,他们的客户几乎都是实体企业主。该私募市场人士向记者表示,从过去路演的经历来看,实体企业主甚至包括部分金融机构最初对量化都不敢涉足,因为无论从策略还是技术手段,量化于他们都太陌生。但现在整个市场处于被倒逼的状态,银行理财利率下降,必须找到更好的代替方式,量化对冲可以从实盘业绩和对冲手段等方面慢慢打动这一类“金主”。他同时表示,从私募角度来说,上市公司一直以来都是同业积极开拓的客户群体,他们庞大的闲置资金对私募是最大的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