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开债基封闭期限分化明显
以往定开债基的期限以1年为主,不过今年内发行和上报的定开债基期限分化明显,封闭期从最短的3个月到最长的7年不等。
沪上某债券型基金经理向记者指出,一般而言,1只基金成立后的建仓期为1到3个月不等,如果封闭期过短,就意味着在操作中必须留出一定的资金应对申赎,在品种的选择上也必须重点考量流动性,这对于基金的收益率水平无疑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对于封闭期较长的产品而言,在投资策略上会相对宽松,投资者对于回撤的容忍度也相对较大,由此也有望带动产品收益水平的提升。
从证监会网站上公示的证券投资基金募集申请行政许可受理及审核情况不难发现,定开债封闭期限分化态势仍在延续。正在等待审批的万家安盈3个月定开债是目前业内封闭期限最短的产品,兴业、前海开源、国投瑞银等5家基金公司均上报了封闭期为6个月的产品,德邦和万家也分别有两只封闭期为9个月的产品正在等待审批。
另一方面,包括鹏华、博时、万家等13家基金公司有18个月定开债基正在等待审批,除了兴业基金在6月17日成立的兴业增益5年定开债券外,中欧、工银瑞信、华福、建信也分别上报了封闭期限为5年的产品,华福基金还同时上报了目前封闭期长达7年的定开债,为目前业内封闭期最长的定开债。
除了传统的封闭期限外,多家基金公司也在布局各种不同期限的产品。招商基金一只封闭期为66个月的定开债正在等待审批,工银瑞信也已经上报了封闭期分别为42个月和30个月的债券基金,万家基金也有一只封闭期为10个月的产品已经收到了第一次反馈意见。
沪上某基金公司产品部人士向记者分析指出,投资定开债最重要的是确保资金的使用周期与产品的封闭期相匹配,在如今定制型公募大行其道的环境中,此类产品的运作期限很有可能是与资金方沟通之后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