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市场“资产荒”和公募“业务荒”的蔓延,委外资金借道公募发行定制化基金呈现“井喷”状态。证券时报记者发现,业内多家公募基金公司在8月底密集申报委外定制基金,有公募半月内上报了22只产品。
业内人士认为,委外资金的大量入驻,或将满足公募管理层对规模考核的要求,但维护渠道客户应是主要原因。在委外产品大扩容的同时,行业内也针对机构一旦撤回后的产品空壳化、净值暴涨暴跌、集体赎回风险存在担忧。
“多胞胎”疑似委外
8月底以来,多家公募基金公司委外定制基金申报呈现“井喷”状态。
证监会最新公示的基金募集申请数据显示,截至9月2日,华夏基金自8月19日起半月内密集申报了22只疑似委外定制基金,掀起委外定制基金申报的“小高潮”。
申报数据公示,华夏基金申报的托管行为建设银行(601939,股吧)、招商银行(600036,股吧)的有新锦略灵活配置混合、新锦业灵活配置混合、新锦祥灵活配置混合等12只“新”字头系列的灵活配置型产品;以工商银行(601398,股吧)、交通银行(601328,股吧)为托管行申报的有鼎诺债券型、鼎旺债券型、鼎实债券型等7只产品,这类产品是“鼎”字头系列的债券型产品;而以兴业银行(601166,股吧)作为托管行既申报了鼎泰债券型“鼎”字头的系列债基,也申请了新锦华灵活配置混合、新锦实灵活配置混合等“新”字头系列混合型基金。
类似的情况在大型公募基金中并不鲜见。如国泰基金申报的以浦发银行(600000,股吧)、宁波银行(002142,股吧)等为托管行的恒益灵活配置混合、瑞益灵活配置混合等“益”系列11只的灵活配置型基金;华安基金申报的以邮储银行、中信银行(601998,股吧)为托管行的新丰利灵活配置混合、新瑞利灵活配置混合等“新”系列5只产品;建信基金发行的以兴业银行、中国银行(601988,股吧)等6只“睿”系列债基、“鑫”系列灵活配置型基金都可以看到委外资金的“影子”。
此外,长盛、农银汇理、新华等公募基金公司近期申报的系列新基金也疑似委外定制基金。
北京一位基金研究人士表示,在产品申报阶段,委外定制基金有如下特征:一是在基金名称上高度雷同,一般是只有一两字之差;二是在托管行上,有的是同系列产品都由同一家银行托管,有的则是公司的关联客户交叉托管。
“上述募集申报的名称高度雷同、托管行一致的基金应该就是委外基金,”北京一公募基金公司机构部人士称,“目前,行业内至少有20、30家公司都针对特定资金设置了具有特定称谓的系列产品,委外资金只是其中一种,在产品识别上并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