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港股大赛火热招募:30万奖金等你来 新浪财经Level2:A股极速看盘
新浪财经客户端:最赚钱的投资者都在用 监控涨停股:准确率达86%测一测
时代周报记者 刘伟 发自北京
11月17日,64岁的王东明,以退休的方式告别执掌近14年的中信证券。
“自从1995年6月加入筹备中的中信证券以来,风风雨雨20年,见证了中信证券发展壮大的成长历程,回望过去,感慨万千。”告别当天,王东明说,“成为一流投资银行的历程从不是一帆风顺的,追求卓越,总是要在危机中找到机会,问题中寻找答案、失败中总结教训。中信证券要想实现跃升,必须直面问题,迈过这个坎。”
人退,心似乎仍在。
带领中信从第十走到第一
“东总(王东明)是中信证券的灵魂人物,这一说法并不为过。”接受时代周报采访时,一位中信证券的员工如是指出,从一家中型券商,发展成为多项指标均位前列的大型券商,王东明是背后的主力推手。
上世纪90年代,中国证券市场刚刚起步。1995年6月,王东明便加入了正在筹备中的中信证券,他从2002年起担任中信证券董事长至今,此前一任董事长则为中信集团董事长常振明。
王东明1984年获得美国乔治城大学国际金融硕士学位,在加入中信证券以前已有多家券商工作经验。在他任职中信证券期间,中信证券2003年完成A股上市,并快速崛起扩张,陆续收购了万通、金通、华夏证券、华夏基金和金牛期货等。
上述中信员工向时代周报记者介绍,中信证券在资本运作方面为其日后壮大夯实了基础,特别是2004年,在王东明的主张下,中信证券控股位于山东青岛的万通证券,紧接着在2005年又将触角伸向位于浙江的金通证券。
据了解,虽然实现上市,彼时中信证券主营业务不是很强,在全国排名十名上下,收购金通、万通,相当于抓住当时全国证券业的第三、第四市场,中信证券借这两笔收购,巩固主营业务地位。同样在2005年8月,中信证券出资60%与建银投资共同设立中信建投,此外,中信证券还通过收购华夏证券、华夏基金等,而后的股权转让都令其获利颇丰,进一步巩固了其资本实力。
主导上述收购的王东明曾被评为2005年度中国十大并购人物。而他并购的视野不仅局限在国内。2013年8月,王东明带领中信证券完成收购里昂证券,震惊业界,此笔历时三年的收购项目,也是我国券商迈向国际化的第一步。王东明在一次股东大会上曾指出,“如果我们不做境外业务,境内业务也做不好。”
风格彪悍强势
打造“麦子店高盛”(总部位于北京朝阳区麦子店街附近)一直是王东明坚持的目标。
“东总(王东明)气场很强,比较严肃,说话简明扼要,却没有官架子。”据此前接触过王东明的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当我在中信工作时,他还是总经理。他比较有野心,想把中信打造成高盛,风格非常彪悍,收购里昂证券,以比较激进的方式实现高盛的梦想。同时也在推动中信的改制,比如在管理层激励方面大力推进。”
另外一名券商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中信内部的人对王东明的印象很好,都叫他东总,他对中信的影响是漫长和深远的,也是比较强势的董事长。”
即便在退任之时,王东明仍显得豪情万丈。11月17日晚,在对中信证券全体员工发出的内部信中,王东明说,2010年,中信证券提出对标国际一流投行的目标,并提炼了公司的核心文化。王东明表示,成为一流投资银行的历程从不是一帆风顺的,追求卓越,总是要在危机中找到机会,问题中寻找答案、失败中总结教训。中信证券要想实现跃升,必须直面问题,迈过这个坎。王东明表示,国际化是中信证券跃升的必由之路,当坚持走下去。
力推创新业务
一位中信证券内部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在任时,王东明亦多次在公司内部会议上提出要将中信打造成中国版的高盛,而不仅局限于传统券商的业务,这也是近几年中信加速创新业务的原因之一。
“对于创新业务,不是一个人推动,而是公司整体推动,当时正值2011年行情不好的时候,公司天天喊着转型。”一位不便具名的中信证券员工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当时佣金水平下行,开发新客户比较困难,中信于是提出转型。该人士透露,针对经纪业务部,董事总经理徐刚多次提出“财富管理”这四个字,即给大的机构以及高净值客户提供财富管理服务,以产品的形式对接,提供投研方案;而像股权质押融资、股票衍生品、股权收益权互换等,则不是徐刚主推,而是股票衍生品部、投研部共同推动。
“在中信的内部结构中,董事长王东明是名副其实的一把手,整体框架都是由东总(王东明)来推动。总经理程博明为二把手,他的话语权并不高,在内部看来相当于执行人的角色。下面有股权衍生品部、投行部、研究部、资金运营部、经纪业务部等,其中徐刚主管的经纪业务部是核心部门,其他部门可以说是锦上添花,徐刚也是除了总经理以外,排在中信证券的第三位,话语权相当高,徐刚在中信证券赴港上市、海外并购里昂证券等事情中,都出力不少,有很高的地位。”
今年8月25日,中信证券董事总经理徐刚被公安机关带走协助调查。9月15日,中信证券总经理程博明被公安机关依法调查。其中,徐刚1998年便加盟中信证券,由投研逐渐转向营销,2007年升任中信证券董事总经理,长期负责中信证券的经纪业务和研究业务,直到今年8月18日,这两块业务由原负责资管业务的刘军接手。
一位中信员工对时代周报记者直言:“如果董事长不提拔,徐刚肯定上不去。”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廉政研究院前院长乔新生也曾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央企、国企实行的是首长负责制度,董事长通常有用人权,一把手可以任命部门领导和副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