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受7月份股市异常波动的影响,28家公司IPO工作开始进入实际操作过程的公司暂缓发行,其中进入交款程序的10家公司完成会后事项程序和重启发行备案工作后,从本周一开始发行工作恢复,将分别与沪深交易所协商确定发行日程,并将向社会陆续刊登招股意向书。以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这10家公司再次IPO,标志着资本市场重新走向投融资双向发展的时代,更标志着资本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又得到了空前的恢复,将对经济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随着沪市综合指数站稳3500点的价值中枢,虽然市场还有震荡,表现比较脆弱,但资本市场正摆脱年中股灾的阴影,内在活力逐渐转强却是不争的事实。以沪市综合指数为例来看,从8月26日2850点最低点算起,到本周一(12月1日)3456点收盘,沪指共上涨了606点,市场已经成功超越了7月份3373点国家救市的关键点位,说明市场已经产生了内在的活力,走势逐步恢复了正常。
进一步观察,市场交投活跃性有效上升,显示出增量资金潜行轨迹,正因为新资金缓慢入市,结果才会出现跌不下去的样子,指数反复在3500点上下波动,集聚着进一步上涨的动能。
作为资金推动型的市场,成交额变化最能说明问题。统计近期的成交量,成交额其实早就常态化了,大体比第一季度水平略低而已。市场已经进入了正常阶段,买卖交易两旺的局面也渐成气候,随着市场进一步活跃,逐渐孕育“慢牛”格局,也不是没有什么可能。
投资者的情绪复苏更快,投资者的态度转变也更迅速。从股灾时期惊弓之鸟状态,情绪随市场剧烈波动起伏,跟随市场不是千股跌停,就是不时千股涨停,投资者情绪走过了无可奈何的煎熬,也跨过了多时无所适从的叹息,到最后经历市场大起大落反复的洗礼,情绪最终稳定下来,心态得到了升华。大多数坚持下来的投资者,也逐渐从市场见底2850后恢复了平静的心态,开始在不断反思中恢复着对股市的信心,有些先知先觉者设法跟随市场热点,积极行动起来寻找有潜力的投资品,跳出股灾时刻损失的阴影向有前景的股票谨慎投资,市场也迎来了许多新鲜“血液”。据中国结算月度统计数据显示,10月持股500万元以上市值的大户数比9月末增加近2.8万个,超亿元市值的账户数增加1010个,这是该数据连续下降4个月之后首次回升,很是能说明市场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已经足以吸引大资金的注意力,这将成为市场恢复元气的巨大基础。
可见,仍然把当前股市划归弱势市场,认为不具备承接新股发行的能力,认为承受不了供给增加的市场冲击,这都是没有看到市场内部隐蔽的运行之处的观点,这都是认识只停留在表象不够全面深刻的结果,更是没有看到股市向健康有活力的常态回归也是内在规律起作用的结果。
但是,衡量市场摆脱危机时期“非常道”、而步入正常时期稳健运行“常道”的另一个标志,即市场本该具有的融资功能的恢复,新股IPO发行上市的常态化机制,资本市场适度合理、节奏科学的融资功能恢复,就成为市场吸引力回归交易活跃之后,摆在管理层面前亟待解决的当务之急。
融资功能是资本市场存在的基础,只有不断满足企业发展的资金需求,才有资本市场不断发展壮大的机遇,只有保持市场不断获得新上市公司的青睐,资本市场才会吸引更多的投资人。健全市场运行机制,实现投融资功能的双向恢复,消除过渡时期市场的缺陷,既是完善制度建设的要求,也是推动市场发展的要求。优质公司通过股市募集资金融资上市,不仅满足了公司发展的资金需求,也给资本市场带来了有价值的新鲜“血液”,还给投资者提供了优质的投资标的物,实现了市场、公司和投资者三方的优势互补,这是多方共赢的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效模式。
应该顺应市场发展的需求,为投资者提供更多优质上市公司,尤其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新兴产业类公司,以便投资者能有机会充分分享经济发展的好处。这样看来,只有在市场具备承受能力的基础上,维持新股IPO不间断地、可持续的发行上市,新兴产业才能获得宝贵的发展资金,也才能为经济提升效率的发展注入强大的推动力,所以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资本市场的融资,尽快设法消除把融资功能恢复视为“洪水猛兽”的观点,打通资本市场走向常态化的最后一道观念“壁垒”。
综上所述,重启新股IPO,完善了市场功能,赋予了股市灵魂。
然而,有必要指出两点:第一,虽然投资者的情绪已经好转,但一朝被蛇咬的担忧仍然存在,需要政策尊重投资者的出资意愿。据证监会最新披露的IPO审核进度表显示,截至11月12日受理首发企业达682家,分布在上交所309家、深交所中小板131家、深交所创业板221家、中止审查企业21家,期望审核机制能向市场输送优质企业,为投资者出资把好进入关口。
第二,虽然股市的元气已经复苏,但大病初愈的市场依然脆弱,需要市场参与各方积极呵护。应该考虑IPO的合理节奏和科学安排,要以维护市场长期的发展为前提。比如,剩余18公司IPO发行节奏的控制,就要考虑市场的承受能力,不能让新股上市造成股市就大跌,给长期投资者造成伤害。这次安排年内分两个批次分批启动发行,就充分考虑了市场恢复性上涨的实际情况,让新股的发行不打乱市场的上涨节奏,并成为市场新投资机会的孵化之地。
(作者单位:上海金融学院统计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