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可知:绝大多数居民并没有贷款偿付压力,存量房供给是稳定的;整体的资产价值相对于贷款余额来说十分庞大。
此外,由于居民的存量杠杆率确实不高,因此在房价出现问题时,尤其是资产流动性状况较好,二手房市场较大的一二线城市,是不会出现“抛盘踩踏”的情况的;我国的房地价中期来看是稳定的,市场应该重视不动产的确定性价值。
交易杠杆率:估计2016年全年的住房交易杠杆率可能在65%-70%。住房的交易杠杆率已经不低了,未来对住房交易进一步加杠杆的空间并不是很大。“我们相信无需担心房价大幅上涨,在未来杠杆提升可以保持市场健康向上。”
中金证券梁红:相对国际,中国目前的房贷杠杆未超出合理范围
相对国际可比指标,中国目前的房贷杠杆和房贷负担能力还未超出合理范围。主要由于之前房贷存量低,久期短。
中国房贷存量相对较低。截止2016 年6 月底,中国房贷存量为16.8万亿人民币,占过去四个季度GDP 总和(年化GDP)的24%,与日美相应指标有一定的差距。
即使用中国现有较短的房贷久期来计算,全国层面的房贷现金流负担也并不算高。
房贷占中国居民资产的各项比率均未超越日美可比指标。中国房贷存量占居民总储蓄(29%)、总金融资产(15%)、以及总房产价值的比率(10%)与日本大致相当,但均大幅低于美国的可比指标,尤其是房贷占存款与房产价值的比率(鉴于美国金融化程度较高)。
数据表明,房贷的快速增长是以居民真实购房需求上升为支撑的,而非单一的杠杆撬动。
为阐述自家观点,三家券商围绕房屋贷款建立各自的逻辑体系,选择不同的指标和图表增强说服力。有的完全是“鸡同鸭讲”,有的却是基于相同的数据做出相反的结论。经华尔街见闻梳理,三方直接冲突有以下几点:
ROUND 1:房贷余额V.S.不动产价值
海通和中信就房屋杠杆大小的结论完全相反。
海通主要强调房贷余额、房贷余额/GDP、居民房贷收入比激增的走势,结论为杠杆压力巨大,中国房贷高增不可持续。但中信则强调不动产的价值,其讨论的社会存量杠杆率是用存贷余额/(房屋均价*存量房屋),因此结论为”掌握不动产的业主并没有什么还贷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