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杠杆时代券商的盈利结构正产生新变化。经纪业务下滑迅速,以至于一些大券商也爆出严酷考核下的变相裁员;两融业务杠杆受限难以重返万亿规模;自营业务规模高企,受制于行情走向亏损累累;资管业务在压缩通道业务取消配资的八项规定之下急剧缩减;在一片唉声叹气之中,投行业务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给券商的业绩增添了一缕亮色。
业内人士认为,在低利率时代,券商难以获得资本市场爆发增长的红利,更多的需要在债券发行、并购重组等业务中拓展生存空间,不过监管对IPO发行以及并购重组“假大空”的严厉处罚也令券商如履薄冰。一边是投行收入占比保持高速增长,一边是监管核查风暴不断,券商“双面”投行正经历着成长中的裂变。
重拳出击 投行监管升级
9月7日,证监会公告对振隆特产保荐人信达证券的行政处罚决定,这一撤回材料的IPO仍旧被严厉处罚,给投行业一记重拳。
此前,兴业证券、西南证券、中德证券等受到监管部门调查。业内人士透露,投行自查行动接近结束,问题还将逐渐暴露,对于投行的冲击可谓不小,以至于很多项目进程暂缓,务必求稳,以前“富贵险中求”,而今不小心就砸了“金饭碗”。
在振隆特产案件中,处罚没收信达证券业务收入160万元,并处以320万元罚款,对签字保荐代表人寻源、李文涛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30万元罚款;对寻源、李文涛分别采取5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自宣布决定之日起,在禁入期间内,不得从事证券业务或者担任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职务。
对于投行存在的问题,监管机构负责人坦言,投行保荐业务未能勤勉尽责,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制衡、合理的投行业务风控体系,“有些机构的投行业务游离或半游离于公司的管控体系,有的机构履职过程中敷衍了事,为了抢点市场甚至伪造工作底稿,有的甚至与发行方合谋”。
从监管思路看,对于投行的核查非常全面。如辽宁振隆涉嫌蓄意造假、刻意隐瞒中介机构,作为农产品加工企业,其行业属性导致其财务真实性核查难度大,中介机构颇为被动。但保荐机构并不能因此可以开脱责任,以前撤回材料就不追究了,现在撤了材料也追究责任。即使信息真实披露了,也因为没有及时汇报会后事项和没有重新封卷的小失误,以前可能认为没多大事,现在也给予严厉处罚;比如国泰君安就因金徽酒收到警示函。此外,还出现华林证券保荐的深圳万兴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发)未通过。
由于不仅是IPO业务造假收到严查,并购重组过程中的各类问题也面临新规,一切风控监管要求从严从紧。特别是6月份发布《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之后,几十家重组方案搁浅,甚至有些干脆放弃。有投行人士表示,财务顾问的收费并不高,但是承担的风险不小,特别是一些勤勉尽职、持续督导的要求非常难以达到,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宁可不要眼前的收入,放弃跟了几年的客户,也不愿意砸掉自己的饭碗。
虽然目前对于涉及的保荐人处罚比较严厉,包括市场禁入以及罚款等,对于保荐机构则罚款为主,尚未出现保荐机构被吊销资格的案例,但业内普遍认为不排除继续升级。监管部门明确对问题IPO全面追责,责任人扩大除保代签字人外,还有保荐业务负责人甚至公司法人、现场业务人员。对于出问题的券商将可能采取吊销保荐业务资格的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