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在风险在积累
无论是居民按揭贷款,还是开发商公司债,这两大金融杠杆潜在风险的上升显而易见。道理很简单,天下没有只涨不跌的商品。
记者在采访调研中发现,无论是从房价收入比、租售比等评价指标来看,还是从供需关系的角度来看,目前一、二线城市的房价均存在“泡沫”是不争的事实。
多位经济学家向记者表示,按照国际上比较通行的说法,房价收入比(指住房价格与城市居民家庭年收入之比)在3-6倍之间为合理区间,显然中国一、二线城市已经偏离了这个区间。
国家统计局官网的一份材料显示,2006年,我国平均房价收入比为6.7,仍属于可接受范围,与国际平均水平也较接近。
但据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日前发布的《全国35个大中城市房价收入比排行榜》显示,2015年,剔除可售型保障性住房后,全国35个大中城市房价收入比均值为10.2。
深圳、上海和北京等一线城市的这一数值则更高,深圳为27.7,上海为20.8,北京为18.1,而厦门(16.6)、福州(14.7)、杭州(11.3)等东部二线城市也在赶超。相比之下,纽约的房价收入比在8左右,东京在10左右,伦敦在12左右,首尔在7.7左右,虽然这些城市的房价不比国内一线城市便宜,但其房价收入比要远低于中国。
按照国际标准,一般市场经济程度高的发达国家或地区租售比在1:100至200之间是比较合理的。
“如果出租,我买的房子需要近90年才能收回成本。”在金融业工作的周逸说,前年她在北京金融街一家中介店里看上了一套房子,当时价格在每平方米6万元左右,短短两三年时间,租金只涨了千元,房价则翻了一番,保守估计租售比已经达到1:880。
从供求关系来分析,高房价也很难找到合理的解释。
“目前中国最不缺的就是房子。”王小广一针见血地指出。一些经济学家也向记者表示,目前三、四线城市去库存压力是摆在眼前的,而一、二线城市的供需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紧张,更多的是投资需求。
实际上,“高房价已经抑制了很多刚需,这部分人群被挤出了这个‘资金为王’的市场。”王小广说,即使放开“限购”,若不借助“杠杆”的力量,也没有多少人能买得起房子,除非居民收入大幅上涨。
目前,楼市的杠杆率是多少呢?如果是首套,首付20%,杠杆率是1:5。因此,如果市场调整,一些杠杆率较高的人群、项目等,将首当其冲受到波及。
值得注意的是,居民部门加杠杆,曾被认为可以收到内部杠杆腾挪和加快房地产去库存的“一石二鸟”之效,但实际上事与愿违。
“居民部门加杠杆并不能有效去化房地产库存。年初至今,居民部门杠杆率上升2%左右,但期房和现房总库存量仍在增加,尤其是库存压力大的三、四线城市,没有实质性去化。”华创证券分析师牛播坤说。
据华创证券统计,从2015年二季度开始,在一系列刺激政策的提振下,商品房销售同比回升,今年年初至今累计增速高达30%,新开工面积同比增速也在年初大幅回升,库存依旧处于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