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创新层公司主动撤离 绩差企业惨遭抛弃
新三板分层制度落地已逾三月,市场并未出现预期的“沸腾”景象,挂牌企业数量持续高企与市场低流动性间矛盾依旧。值得注意的是,挂牌企业以业绩为分界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局面。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9月20日,超过59家新三板挂牌企业终止挂牌,其中包括两家创新层公司;此外有195家企业提交上市辅导申请,超过95家企业来自创新层。与此相对应的是,今年下半年以来券商退出三板做市数量剧增,数据显示,2015年至今新三板共有115条做市商退出的公告,其中52条是在2016年6月后发布,占2015年以来退出公告总数的45%,不少企业由于业绩不见起色、股价持续低迷惨遭券商“抛弃”。
有机构人士认为,新三板公司尤其是优质企业的离开,无疑暴露了当前新三板运行出现一些问题,如估值难以体现、融资功能不畅、做市制度后劲不足等,这也是新三板市场在流动性困境之后遭遇的新问题。不过也有观点认为,私募机构做市业务试点工作正式启动,更多投资机构也将进入三板市场,有利于新三板行业生态和做市格局的改善,未来新三板企业流失的现象有望得到根治。
“逃离”之忧
分层制度实施多月,政策利好效应的减弱、流动性不足以及融资困难等问题也正在使越来越多的企业“逃离”新三板市场,其中不乏刚刚进入创新层的优质公司。而从后续动作看,不少公司主动放弃创新层后,其目标也是转战主板IPO市场或等待被上市公司收购。
8月中旬,创新层公司安尔发公告称,为更好落实公司发展战略将要主动申请摘牌,这是分层后首家主动申请摘牌的创新层公司。从公开数据上看,安尔发自挂牌以来,营收和净利润稳步增长,2015年公司营收和净利的同比增幅分别达1344.14%、2355.79%。不过,近两年安尔发的现金流均为负值,去年安尔发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2090.30万元,大股东曾连续两月合计质押500万股,贷款3500万元。在业内人士看来,受新三板流动性影响,类似安尔发这种营收和利润双优的挂牌企业仍然难获得足够资金,从侧面体现了三板市场对挂牌企业的吸引力减弱,“出逃”成为不得已的选择。
实际上,安尔发的“出逃”并非孤例。Wind数据显示,截至上周末,共有195家企业提交上市辅导申请,当中超过95家企业来自创新层。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至今已有55家新三板企业披露IPO招股说明书,其中近一半的企业来自于创新层;中报数据显示,有41家2016年上半年营收突破1亿元。
华融证券分析师表示,目前新三板市场交投低迷,企业估值偏低,融资环境没有得到实质性改善,挂牌企业享受不到多少红利,造成优质企业纷纷出逃。同时,不少创新层的优秀公司已经达到上创业板条件,部分还有IPO经历,转战IPO也在情理之中。联讯证券研究认为,不少新三板公司可用于抵押的资产规模较小,导致融资能力不强,进而阻碍了企业的发展步伐。在资金要求与市值不断缩水的情况下,若转入主板市场或许可以带来更多的资金与股票流动性,从而帮助企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张与成长,这可能是企业最终选择转战的重要理由。
在业内人士看来,新三板市场的机制不完善、缺乏估值吸引力、融资不畅等均是企业出逃的缘由。架桥资本董秘彭一郎表示,相较于新三板,A股在审批制下企业数量受到限制,存在制度性溢价,A股高换手率也为其带来较高的流动性溢价,两类溢价叠加导致A股估值远高于新三板,对优质挂牌企业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从细节上看,新三板的流程操作繁复也是企业出逃的原因之一。前段时间公司的融资已近尾声,资金都已经打到账户,但受八月份挂牌企业募集资金专户管理政策的影响,入账流程不得不重新调整,弄得投资方比较恼火。”去年刚挂牌新三板的一家企业CEO向记者透露。
不过也有投资机构人士认为,部分逃离新三板的公司本身利益诉求相对复杂,其初衷也只是将三板市场作为“跳板”,或者通过被并购方式转移到主板市场,或者实现跨市场套利。“很多公司挂牌新三板不到一年就宣布进入上市辅导期,主要是想通过新三板市场获得部分融资,但其最终的目标还是主板市场。从过往案例看,转板成功的企业都将获得非常高的估值溢价,这对很多投资人而言颇具吸引力,通过转战IPO的故事来获得大笔融资无疑是不少企业愿意效仿的模式之一。”有新三板投资机构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