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考“放榜”,103家券商收到事关展业命运的“成绩单”。
近日,中国证监会公布2021年证券公司分类结果:50家证券公司获得A类评级,39家证券公司获得B类评级,13家证券公司获得C类评级,D类评级为1家。
其中,15家券商获评AA级;东海证券连升5级,金元证券、首创证券连升4级;国都证券、恒泰证券连降4级;网信证券垫底,连续两年评为D。
分析人士认为,分类监管新规注重引导券商突出主业、差异化竞争,更多中小券商获得跻身A类券商的机会,有利于持续提升监管环境的公平性。
15家券商获评AA级
近日,中国证监会公布2021年证券公司分类结果,103家券商参与的年度大考“放榜”。
先来看“优等生”规模:A类券商共有50家,整体较同期新增3家,约占行业比例49%;获评的A类券商包括AA级和A级两大类,AA级券商15家,与同期持平,约占行业比例15%;A级券商35家,相较同期新增3家。
其中,获得AA级券商评级的包括:安信证券、东方证券、光大证券、广发证券、国泰君安、国信证券、华泰证券、平安证券、申万宏源、兴业证券、银河证券、招商证券、中金公司、中信建投、中信证券。基本为行业内的头部券商。
再看“进步生”情况:东海证券连升5级,由CC直升至A;金元证券、首创证券连升4级,分别由CC升至BBB、由CCC升至A;华林证券、长城证券跃升3级;广发证券、华龙证券、江海证券连升2级。
其中,东海证券为新三板挂牌券商。2020年度报告显示,东海证券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22.6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8.23%;实现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3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88.26%。
东海证券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自2020年新的领导班子成立以来,公司坚决贯彻常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坚定不移地实施“扎根常州 对接上海”发展战略,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作风建设,提升公司治理结构和治理水平。
同时,据该负责人进一步介绍,东海证券从夯实文化建设机制保障等方面推进公司文化建设;狠抓合规风控,坚持审慎经营,各项业务取得长足进步;勇担责任,助力脱贫攻坚事业;立体构建投资者保护格局,促进证券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降级者频收罚单
几家欢喜,便有几家愁。“后进生”中多为中小券商,但也不乏个别大券商。而降级较多的券商,不少与频收监管罚单有关联。
今年降级数量最多的是国都证券和恒泰证券,这两家券商均连降4级;川财证券、大通证券、华融证券则连降3级;第一创业、国联证券、海通证券等连续下降2级。网信证券连续两年评级为D,在行业中垫底。
其中,处在“多事之秋”的国都证券,遭遇人事调整、连收罚单、连续降级等系列打击。自2020年12月公司总经理等高管相继变动后,今年2月又因三项违规领到罚单,被北京证监局责令改正并暂停另类投资业务三个月。2020年3月、6月,因内控机制不完善等原因,国都证券也曾相继收到监管罚单,暴露出经营展业中的较多问题。
今年以来,海通证券因合规问题频收罚单。例如,5月13日,江苏证监局对海通证券南通人民中路证券营业部采取责令改正措施的决定;5月7日,证监会官网连发两份针对海通证券的处罚公告,涉及海通证券及其四名保荐代表人。另外,证监会在今年4月6日集中公布的29条投行业务违规处罚信息中,海通证券收到3张罚单。
今年也出现“插班生”的情况:瑞信方正、高盛高华、摩根士丹利华鑫、甬兴证券、金圆统一,作为“新晋面孔”首次参加分类评价,多为外资或新设券商。
具体来看,高盛高华、摩根士丹利华鑫获评BBB级;甬兴证券获评BB级;金圆统一获评B级;瑞信方正则获评A级。
瑞信方正首次获评A级,成为了唯一A类外资券商。外资券商在华布局正在加速。7月23日,北京首家新设外资控股券商大和证券(中国)正式展业。7月中旬,外资券商高盛高华再获4张业务牌照。
自2020年以来,资本市场双向开放加速,外资紧踏政策利好节奏,加快在华布局,纷纷加大合资券商控股力度。目前,外资控股券商数量已近10家。同时,除新设或升股之外,外资券商积极申请业务牌照,从业务范围扩大中获取更多的经营机会,进而加速与国内券商开展竞争。
引导行业错位发展
证券公司分类结果,主要体现的是证券公司治理结构、内部控制、合规管理、风险管理以及风险控制指标等与其业务活动相适应的整体状况。
根据《证券公司分类监管规定》,证券公司分为A(AAA、AA、A)、B(BBB、BB、B)、C(CCC、CC、C)、D、E等5大类11个级别。
A、B、C三大类中各级别公司均为正常经营公司,其类别、级别的划分仅反映公司在行业内业务活动与其风险管理能力及合规管理水平相适应的相对水平。D类、E类公司分别为潜在风险可能超过公司可承受范围及因发生重大风险被依法采取风险处置措施的公司。
证监会根据证券公司分类结果对不同类别的证券公司在监管资源分配、现场检查和非现场检查频率等方面实施区别对待的监管政策。
分类评价对券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常见的影响,一类是新设事项的审慎条件,如券商申请新增业务种类、发行上市等;另一类是受限事项的参考依据,如新业务、新产品的试点范围,以及推广序列。
行业大年难以真正检验券商综合实力,应当拉长周期看券商分类评级演变。东方证券非银团队表示,在审视券商分类评级结果的时候,一方面应当拉长周期来看券商的分类评级结果,以更加准确地判断券商的盈利能力、经营稳健性与风控能力。另一方面,应当结合分类评级新规的指导意义,以判断哪家券商的发展真正顺应行业发展趋势与监管政策的导向。
中小券商谋求突围
分类评级新规引导之下,更多中小券商获得跻身A类券商的机会,有利于持续提升监管环境的公平性。上述团队认为,分类监管新规注重引导券商突出主业、差异化竞争。
券商开展多元竞争,在积极开拓新增业务蓝海以及盈利增长点的同时,未来差异化、特色化也将成为行业的中长期发展趋势之一。
以科创板跟投为例,近期,首批科创板企业解禁,券商跟投获得较好回报率,14家券商另类子公司整体赚得盆满钵满,粗略估计,合计投入超13亿元,盈利近30亿元。
独立财经评论员郭施亮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科创板实现2年高达2倍的超额回报,为券商带来可观的增收效益。随着A股市场持续扩容,科创板跟投成为券商增收一部分。
“资源往头部券商靠拢,强者恒强、弱者恒弱。”郭施亮表示,中小券商突围需要提升业务竞争力与创新能力,开拓出更多增量业务,在持续巩固自身核心业务与业务根基基础上,通过提升服务质量、创新能力以及特色业务开拓等,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实现突围。不过,未来券商行业会存在优胜劣汰的趋势,竞争相对比较激烈。
此外,评级结果出炉,券商板块配置价值凸显。流动性改善与政策利好双重作用下,低于历史低估值区间的券商板块配置性价比凸显。券商研报显示,在全面降准带来的流动性改善以及短融券新规、浦东新区中央文件等利好政策的催化之下,券商板块短期有望取得超额收益,低估值下配置价值凸显。
(2021年证券公司分类评级结果,来源:中国证监会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