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一季度可能将上演首轮淘汰赛。
“一批好企业会转投战略新兴板,更多企业希望能挤上新三板创新层,两者至少需要拿下一个,不然留在这个市场恐怕也收获不多。”上海某新三板公司董秘杨霆表示。
增持动作迅速增加
2015年11月25日以来,新三板市场增持公告迅速增加,显示出企业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高管对企业进一步发展,特别是挺进创新层的决心。
股转系统公开数据显示,分层征求意见稿发布以来,共有41家企业公布增持公告,这一数字超过去年年中成交低迷股价连续下挫时期,显示出更强的目的性。
回顾增持行动的初始目的,首尝螃蟹的企业一开始主要为应对2015年流动性低迷的市场表现。在2015年6月前,宣布实际控制人、控股股东增持的企业屈指可数,这一动作在2015年7月开始迅速增加。
杨霆表示,“在7月份市场最低迷时候进场的投资者,现在基本都有一倍以上收益。”
去年6月以来,尽管经历数轮政策变更及救市政策,上证指数最终依然回归到3000点以下;而从新三板做市指数来看,尽管7月初与沪深A股一同探底至1103.78点,但目前仍维持在1300点以上。
“新三板市场的表现实际上要更加理性,另外一方面也反映出新三板市场的博弈价值并不太高,一个一共只有20万投资者的市场,情绪化、短期化行为相比沪深A股要少很多。”资深三板投资者李良表示。
随着市场进化到新阶段,增持动作成为帮助企业更上一层楼的动力。
“根据分层标准征求意见稿,业界普遍认为标准三是最容易达到的,也是短期内可以冲刺的,为给投资者信心,控股股东身先士卒率先冲锋也是理所当然。”杨霆表示。
根据分层标准三,“最近3个月日均市值不少于6亿元;最近一年年末股东权益不少于5000万元;做市商家数不少于6家。”相比标准二的“最近两年营业收入连续增长,且复合增长率不低于50%”以及标准一的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指标,标准三的指标与市场表现联系更为紧密,也成为众多企业冲刺创新层的首选。
根据股转系统《关于分层标准的说明》,“挂牌公司的市值反映了投资者对公司未来收益的预期,设置该指标可以反映投资人对公司的认可程度。”
“这在一定程度上并不严谨,因为日均市值要求并没有配合严谨的成交量指标,以现在绝大多数公司的股权分散度和日均交易量来看,只要现有股东"齐心协力"及做市商"配合",从2月份开始维持三个月的6亿元市值并非难事。”李良指出。
以最近公告增持的上元堂(830923)为例,做市商共6家,1月13日当日涨幅7.92%,市值2.14亿;海德尔(832220)做市商共9家,增持公告发布次日涨幅7.66%,市值10.63亿。
“最近一批新三板企业引入了一批做市商凑数量,冲击创新层的动作早在2015年12月份就已经如火如荼,距离1月底还有两周时间,一些还没有动作但其他条件基本符合的企业可能会有交易机会。”李良表示。
IPO辅导公告涌现
除分层这一途径之外,越来越多的新三板企业重新开启IPO进程。
公开资料显示,去年10月以来已经有近50家新三板企业发布公告宣布接受IPO辅导,从12月开始抱有相同打算的企业迅速增加,当月有18家企业宣布开始接受IPO辅导,今年1月以来这一数字再次增加11家。海容冷链(830822)、有友食品(831377)、艾艾精工(430599)等10家企业IPO申请已获证监会受理。
急于IPO的企业中,最近博拉网络(834484)的案例最为典型。12月23日该公司发布A股上市辅导公告称,已于2015年12月18日向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重庆监管局提交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辅导备案登记材料,目前正在接受申万宏源(行情8.70 -1.25%,买入)证券承销保荐有限公司的辅导。彼时距离其11月30日挂牌仅20天。
“去年年初开始,圈内熟识的几家拟IPO企业纷纷接受了沪深交易所的游说,准备在沪深市场推出新制度新板块后一试身手,而且很多企业本来就是打算以新三板做过渡,进可攻退可守。”杨霆表示。
挂牌企业的两手打算在晨光电缆(834639)案例中最为典型,该公司于2015年12月22日正式挂牌,但早在2015年11月17日便报送了IPO和上市辅导备案材料。
“可能的情形是今年2季度会上演众多企业转投沪深市场的戏码,而留在新三板市场的企业则要为能否满足创新层标准而努力。”李良表示,“考虑到创新层维持标准也不低,正式分层标准出来以后,情况对那些通过资本运作登陆创新层的企业恐怕并不利。在真正市场化的新三板,还是要企业拿实力说话。”(.21.世.纪.经.济.报.道 .常.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