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之后,地方商业银行上市再起波澜,其中长三角成为重点区域。
2015年12月30日,上海银行、杭州银行同日过会,加上此前已经过会的江苏银行,目前已经拿到A股门票的长三角银行已达3家。另外,长三角地区正在IPO排队的银行包括常熟农商行、江阴农商行、无锡农商行、吴江农商行、张家港农商行和浙商银行,拟上市的银行还包括苏州银行、绍兴银行、嘉兴银行、金华银行以及上海农商行等,数量之多、规模之大,非其他地区可以相比。
一位不愿具名的银行业人士告据记者,因为背景不同,此次银行上市潮更强调内部建设,而非规模扩张。
长三角制造业疲软、外贸萎缩、民企倒闭跑路事件频发,以及江浙地区特有的联保乱象,让长三角地区银行不良率整体奇高,“长三角不良贷款占据全国一半”一时令行业内外风声鹤唳。
不过,上海财经大学银行系教授曹啸接受长江商报采访时表示,银行不用过于担心不良率,监管层可能会推出措施鼓励银行放贷,扭转经济下行趋势,从而解决经济的周期性问题,让银行走出不良率怪圈。
上海银行、杭州银行同日过会
徘徊A股门外8年的上海银行和杭州银行终于拿到门票。
2015年12月30日,证监会发审委发布消息,上海银行和杭州银行无条件过会。根据上海银行和杭州银行此前预披露的招股书,上海银行拟发行不超过12亿股,发行后总股本不超过66.04亿股;杭州银行拟发行不超过6亿股,发行后总股本不超过29.56亿股。
招股书显示,截至2015年6月30日,上海银行的总资产则已达13652亿元,在全国133家城商行中排名第二,201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达157亿元,净利润为67亿元;杭州银行总资产为4927亿元,上半年营业收入为63亿元,净利润为22亿元。
从股东来看,杭州银行第一大股东为澳洲联邦银行,持股19.996%,但杭州市财政局累计持有27.41%股份,仍为实际控制人。上海银行目前则无实际控制人,其第一大股东为上海联和投资有限公司,持股比例15.08%,桑坦德银行、上海国际港务集团、中国建银投资分别持股7.2%、7.24%和6.16%。
而从不良贷款率来看,上海银行2015年上半年不良率为1.14%,相比2014年底增长了0.16个百分点;杭州银行2015年上半年不良率为1.29%,比去年增长了0.09个百分点。尽管两家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均未达到全国商业银行1.5%的平均水平,不过,根据两家银行的招股书,风险依然存在,如上海银行的信贷投放仍旧集中在房地产领域等。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银行从2008年开始,7年曾5次冲刺A股,而杭州银行则更早,从2007年就启动了IPO申报。两家银行为何8年之后才如愿?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主任曾刚1月7据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市场来说,过去银行板块在A股市场上占据的份额相对较大,权重也相对较高,过多银行上市可能会导致股市产业结构的不够合理;而2015年商业银行上市终见曙光,或与A股市场融资能力一度恢复,证监会意图增加资本市场的优质标的,以及2016年即将推行的注册制有关。
上海财经大学银行系教授曹啸也于1月8据记者,就银行本身来说,最近几年上市热潮一直不减,就目前的市场状况而言,银行业不良率上升,加快上市步伐能让银行获得低成本融资的途径。
长三角银行业上市潮起
除了上海银行和杭州银行,江苏银行也已于2015年7月1日过会,事实上长三角地区还掀起了一股银行上市潮。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除了已经上市的宁波银行和南京银行和已经过会的上述三家银行,目前排队IPO的包括已在A股的常熟农商行、江阴农商行、无锡农商行、吴江农商行、张家港农商行5家农商行,以及向港交所递交了申请书的股份制银行浙商银行,另外至少还有苏州银行、绍兴银行、嘉兴银行、金华银行以及上海农商行等多家银行有上市计划。
据了解,2007年前后,地方商业银行也曾出现过一次上市潮,宁波银行和南京银行就是那个时候上市的。
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1月9据记者,相比上一次的银行上市潮,这一次的上市潮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上一次银行上市潮,我国经济形势比较好,银行都在扩张;现在经济结构在调整,对银行业有很多监管,包括对城商行开设异地分行有很多限制。所以这次的上市潮不太可能出现类似之前银行上市之后规模资产快速扩张的现象,更多的是引进一些更好的投资者,加强风险控制和内部建设。”
为何长三角各类银行近期踊跃上市?曾刚认为,这与长三角的经济特点有关:“长三角地区制造业、民营企业、国际贸易发展较好,但是随着内需和外需逐渐萎缩,客户的困境逐渐传导至银行,所以银行需要通过上市来扩充资本。毕竟,在所有的资本补充途径中,公开上市对资本的补充量最大,也更具有持续性。尤其是长三角地区的中小银行,因为基数较小,扩张空间比较大。”
“另外,公开上市能提升银行的知名度和竞争力,成为银行拓展业务的有力保证,特别是对于有跨地区扩张需求的银行来说。”曾刚表示。
不过,曾刚也提到,很多银行想上市、提出上市,但最后能不能上市其实很难讲:“注册制,以及前期二级市场的牛市对一级市场提供了很大的机会,但是反过来我们国家的经济战略也会对股市扩容提出更高的要求,二级市场也有很大的不信任度。”
民企联保放大风险
长三角银行上市潮起颇为吸引眼球,但长三角不良贷款占全国一半仍令市场心有余悸。
毕马威发布的《2015年中国银行业调查报告》总结称,长三角作为中国经济最活跃、金融资源最丰富的地带,自2011年以来,由于实体经济萎靡不振,老板跑路现象时有发生,成为银行不良贷款的高发区。
就中国建设银行而言,其2014年在长三角地区的不良贷款余额为人民币393亿元,占建设银行不良贷款总额的34.74%,在长三角地区的不良率达到2.09%,远高于建行总体不良率的1.19%。
据记者,银行是一个顺周期的行业,是反应当地经济情况的晴雨表,长三角地区不良贷款率近年来持续增长,一方面取决于宏观经济,与增长速度和经济结构调整有关,另一方面和银行目前的情况也有关。
“长三角地区一直以制造业、国际贸易、民营企业为主,近几年经济增速下降,制造业产能过剩,国际贸易萎缩,私营企业倒闭情况增多,这样必然导致长三角地区银行的不良率上升。”曾刚表示。
曹啸也指出,长三角地区形成了银行不良率的怪圈:越是民营企业比较发达的地区,银行放贷会比较多,民营企业倒闭破产,银行不良率上升,银行的历史不良资产和银监会的监管,反过来导致了长三角银行放贷特别谨慎,加剧宏观经济的危机。
“所以,2016年去产能去库存的过程还会延续,压力还会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曹啸提醒称。
与此同时,上述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也指出,江浙地区还有一个比较特殊的情况,即企业间相互联保,存在过度担保和担保链,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往往一家企业出事就会拖垮很多企业。
不久之前,浙江10多家家具企业被农业银行、光大银行、杭州萧山农村合作银行、广发银行、平安银行、工商银行等诉诸法庭,其中杭州家具行业的龙头企业嘉逸集团也包含在内,正是因为存在上述情况。
不用过于担心不良率
但是,在风险频发的长三角银行体系中也有特例,如2007年上市的宁波银行,其2015年三季报显示,宁波银行不良率仅为0.88%,远低于同地区的各家银行。
针对其控制不良率的手段,宁波银行媒体联络人周大炜表示:“我们一直坚守一个原则——做熟悉的客户和熟悉的市场。比如说,企业没满两年不贷,企业主如果没有长期的经营经验不贷,企业主有赌博等不良习惯或有涉及诚信的问题不贷。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居多,产生的不良贷款更多,我们会尽量选择那些与其他银行有合作的。”
面对目前长三角地区银行业存在的风险,曾刚指出,一是提高风险抵御的能力,上市补充资本金;二是调整贷款的结构,规避产能过剩的行业,及时退出,限制贷款;三是增加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的贷款,通过增量的调整去降低整个贷款组合的风险,“但主要还是经济周期的问题,要等待实体经济本身调整的结束,当然银行贷款结算的调整也能促进实体经济的调整,压缩过剩产能增加战略新兴产业的贷款也能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两者是统一的。”
“不用过于担心不良率”据记者,针对银行“不敢贷”的问题,央行可能会采取措施鼓励银行转变其保守倾向,“银监会可能会提高对银行不良资产的容忍度,比如剥离银行的不良资产,从而让银行更多地放贷,在短期内扭转这种不良的情况。但从长期来看,银行业竞争加剧,有些不良率较高、资本金较不充足、融资渠道比较狭窄的银行可能会出问题,将来可能会倒逼银行的并购重组,通过这种方式让整个市场的结构得到优化。”
“当然也有很多银行可能会采取一些另辟蹊径的方法,比如利用大数据分析等新技术,从而找到或是筛选出一些内在管理系统无法发现的好项目。”曹啸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