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顺丰房托登陆港股后,顺丰的同城业务板块——顺丰同城,离港股只差一步之遥。6月30日晚间,顺丰控股旗下杭州顺丰同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顺丰同城”)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从推出同城即时物流业务到品牌的独立运营,顺丰用了三年时间。而品牌独立才20个月,顺丰同城就已经准备分拆上市。着急上市背后,顺丰同城仍背负着成本重压,这也成为了即配物流行业的一道难解题。
离上市临门一脚
顺丰同城首次披露了近三年经营的相关数据。财报显示,2018-2020年,顺丰同城营收分别为9.93亿元、21.1亿元、48.4亿元,其订单量在2020年也获得大幅提升,增长至7.6亿单。从平台体量来看,截至2021年5月31日,顺丰同城急送平台注册的骑手超过280万名,注册商家数量达53万户,用户数达1.26亿。
根据过往资料来看,2016年,顺丰同城诞生于顺丰同城事业部。2019年10月,其从顺丰集团走出,开始独立运作业务。2021年6月底,顺丰同城递交招股书赴港上市。严格来说,这家年轻的公司从真正独立运营到奔赴资本市场,时隔不到两年。
若以同行如UU跑腿、达达集团、美团、闪送等为参照物,顺丰同城算是即配赛道的后来者。不过这也让顺丰同城获得了诸多业务经验。除了提供C端用户所需的跑腿服务,顺丰同城还服务于大品牌商家如喜茶、必胜客,以及中小商家,在运力紧张时期,顺丰同城也会分担顺丰速运的落地配送服务。
盈利能力至关重要
事实上,即时配送业务凭借灵活的服务特性,在2020年一场疫情中迎合市场无接触需求,一时间迎来高速增长。一位即配平台的高管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即时配送在一线城市的接受度和渗透率很高,但因为疫情,这类服务开始被更多下沉市场用户感知,从而加速了企业的业务拓展。
然而,从顺丰同城,或是达达集团、美团的财报数据来看,人力成本和营销成本一直是即配物流两座“大山”。2018-2020年,顺丰同城在骑手外包开支上分别花出10.5亿元、21.1亿元和48.6亿元,占营业成本比重分别为85.4%、86.4%和96.6%。其营销及推广开支由2019年的3371.5万元增长至2020年的1.11亿元。而2020年达达集团、美团仅在骑手成本上就分别达到47.2亿元和487亿元。
在财报中,顺丰同城提及,公司进一步优化骑手组合及成本结构对未来的盈利能力至关重要,以平衡生产力、收入及福利,从而提升骑手表现和挽留骑手。公司将不断优化运力池结构和成本结构,加强所有场景下骑手的调度安排。
市场3-5年成熟
在同城即配的牌桌上,头部玩家要么仍在亏损,要么不断融资,何时能扭亏为盈,局内人似乎心里也难有谱。资料显示,2020年,达达集团净亏损从上年的16.7亿元扩大到17.05亿元。而闪送在今年3月实现1.25亿美元进账,这已经是其第11轮融资。
顺丰同城对未来也有着危机感。其在财报中坦言,由于未来需要提升配送服务能力,开发推出新服务,扩大现有市场的客户群并打入新市场,公司的成本及支出未来可能会增加。2018-2020年,顺丰同城年内亏损及综合亏损总额分别为3.3亿元、4.7亿元、7.6亿元,而毛亏损分别为2.3亿元、3.4亿元、1.9亿元。
此外,借助疫情带来的增量,即配需求还能维持高位多久,顺丰同城在财报中也表达了审慎态度。其表示,市场饱和、对产品服务需求减少、竞争加剧、未能吸引新骑手等原因或会影响平台的订单增长。值得注意的是,顺丰同城目前主要依仗大客户收入。财报显示,2018-2020年,前五大客户占总营收比例分别为67.7%、67.1%和61.2%。最大客户收入占比在2020年达到33.6%。
在财报中,北京商报记者发现,顺丰同城正试图提高其他业务增量,即配主营业务营收占比由100%略微下降至99.97%,144.6万元这部分其他收入主要与线上团餐服务平台有关。为了扩大业务面,据了解,除了为企业团餐“丰食”平台提供配送,6月底顺丰同城还接入了微信物流服务体系,来切入各类小程序商家。
快递专家赵小敏认为,预计得历经3-5年时间,即配市场才会真正成熟,企业必须具备强大的数据技术支撑、精细化运营和足够的资金实力。而对顺丰来说,其细分业务板块相继登陆资本市场,将成为必然之势。记者 赵述评 何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