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我国经济开局良好,整体处于稳定恢复阶段。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一季度各项宏观经济数据显示,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18.3%,较2020年四季度环比增长0.6%,较2019年一季度增长10.3%。值得关注的是,一季度投资、消费和出口也加速好转,房地产开发投资和服务业生产指数保持平稳,经济稳定恢复态势继续巩固。
开局总体良好 经济稳定恢复态势巩固
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司长赵同录表示,一季度,各地区各部门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持续显现,我国经济运行持续稳定恢复,发展动力不断增强。
具体来看,一季度,我国GDP为249310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8.3%;比2019年同期增长10.3%,两年平均增长5%;与去年四季度相比增长0.6%。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1332亿元,同比增长8.1%,拉动经济增长0.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为92623亿元,同比增长24.4%,拉动经济增长8.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45355亿元,同比增长15.6%,拉动经济增长9.3个百分点。
生产持续恢复性增长,工业支撑作用明显。分行业看,工业保持快速恢复态势。一季度,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4%,拉动经济增长7.6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6.7%。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2.1%,两年平均增长6.6%。受上年同期低基数影响较大的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3.7%,推动服务业稳步恢复。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2021年中国经济将增长8.4%,较1月预测值上调0.3个百分点。IMF在报告中称,“有效的疫情防控措施、及时加大公共投资、央行提供流动性支持,使中国经济得以强劲复苏。”
“预计二季度GDP约增长8.4%、全年增长8.9%左右,走势前高后低。”在谈到对年内GDP的预期时,财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超明对中国商报记者如是表示。
“复苏动能的继续分化,决定着经济是向上还是向下。”民银智库宏观分析师王静文告诉中国商报记者,预计二季度GDP环比加快的可能性会更大一些,但展望下半年,同比和环比增速或将同步放缓。
三大需求恢复 消费拉动作用明显提升
消费需求持续恢复。一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63.4%,拉动GDP增长11.6个百分点,两年平均拉动GDP增长2.5个百分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
王静文分析称,消费市场表现亮眼主要跟两方面因素有关:一方面,居民收入增速加快带来消费能力提升。3月城镇调查失业率下降0.2个百分点至5.3%;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3.7%,两年平均增长7%,较去年四季度加快2.3个百分点。另一方面,消费环境改善带来消费信心增强。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各类消费场所基本正常化运营,3月餐饮收入同比增长91.6%,两年平均增长0.9%,月度规模从2020年以来首次高于2019年同期。
“另从清明假期来看,旅游出游人数已恢复至疫前水平的94.5%,但旅游收入仅有56%左右,显示消费仍有回升空间。”王静文说。
同时,投资需求稳定增长。一季度,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24.5%,拉动GDP增长4.5个百分点,两年平均拉动GDP增长1.2个百分点。
“在天气转暖施工加快和地方项目申报完毕后,一季度基建投资修复速度明显加快,是投资改善的主要贡献力量。”伍超明认为,房地产投资增速大概率高位趋缓,货币环境趋紧和限制性政策强化,将制约房地产投资增速。不过租赁住房和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将为房地产投资注入新动能,年内房地产投资增速有望维持高位区间波动。
此外,净出口需求有所改善。一季度,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12.2%,拉动GDP增长2.2个百分点,两年平均拉动GDP增长1.4个百分点。以工业出口为例,“一季度,工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30.4%,延续去年年底以来的较强带动作用。从两年平均看,工业出口交货值增速达到8.2%。”国家统计局工业统计司副司长江源表示。
王静文预计,总体来看,疫情防控持续向好将继续推动服务业生产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提升,专项债发行加快将支撑基建投资增速,但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将会在调控政策引导下渐进下行,出口增速也会受到订单分流影响继续回落。
创新动能增强 市场活力潜力不断释放
一季度,创新动能持续增强,市场活力和潜力不断释放。
其中,企业订单情况继续向好。“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规模以下小微工业企业中,产品订货量高于或处于正常水平的企业分别占85.5%、71.5%,同比均大幅提高三成以上,比上年四季度也均有提升。”江源表示。
新动能保持快速增长。一季度,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31.2%和39.9%;两年平均分别增长12.3%、9.7%。服务业重点领域营业收入实现正增长,1至2月,规模以上高技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38.2%、37.5%和31.6%;两年平均分别增长15.5%、15.2%和13.4%。
尽管一季度经济开局良好,但经济复苏不均衡性亦十分明显。对此,宏观政策该如何发力?伍超明认为,一是要“不急转弯”、稳健回归常态,二是要精准发力强弱项、防风险。
具体来看,货币政策稳字当头,结构性定向调控强化。流动性总量“不缺不溢”,2021年社融和M2增速将分别降至11%和9%左右,宏观杠杆率平稳可期;金融地产“紧”、制造业“松”格局有望强化,金融对小微企业、科技、绿色领域的支持力度或进一步加强。
财政延续积极总基调,结构性特征明显。财政扩张规模调降至7.22万亿元,扩张力度边际放缓,但整体仍高于2019年水平;政策强调定向调控和精准调控,重点在于继续为市场主体纾困。(记者 彭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