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海底捞发布年报显示,2021年实现收入411.1亿元,同比增长43.7%,亏损41.6亿元。这也是海底捞自上市以来年报中首次出现亏损。
由于2021年闭店计划处置长期资产的一次性损失、减值损失,以及管理层采取审慎态度计提的减值损失超过36.5亿元。
截至2021年底,已经有260家海底捞餐厅永久关闭,32家餐厅暂时停业休整。
据统计,目前海底捞全球共有门店1443家,其中1329家位于中国大陆地区,114家位于中国港澳台地区及其他11个国家。
疫情以来,餐饮行业的内卷之势锐不可当,海底捞还“捞”得动吗?
上市后首次巨额亏损41.6亿元
虽然41.6亿元的数字未超过预期的45亿元,但依旧给了海底捞沉重一击,毋庸置疑,也成为海底捞2021年业绩报告中最亮眼的存在。同时,巨额的亏损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与讨论。
除了直观的40多亿元的亏损数额一目了然之外,伴随着海底捞的翻台率下滑,人均消费额也相继了出现下滑的趋势。
2021年,海底捞的人均消费则为104.7元,而在2019年和2020年,海底捞的人均消费则分别为105.2元与110.1元。
财报数据显示,2021年海底捞实现收入411.1亿元,同比2020年增长43.7%。从收入来源看,海底捞还是依赖于自己单一的主营业务作为最主要的收入来源—餐厅经营。
该项业务2021年的贡献占海底捞总收入的96.0%,金额从2020年的人民币274.34亿元上升到2021年的人民币394.64亿元,增长了43.9%。
餐厅收入有所增长的原因还是在于海底捞之前引以为傲的“扩张”策略,再加上营业的天数相比之前也有所增加。
截至21年的数据统计显示,海底捞员工总数为146584人,员工成本为148.75亿元,占收入比重为36.2%,同比增长53.7%。2018—2020年,海底捞员工成本分别为50.16亿元、79.93亿元与96.77亿元。
一直以来的高成本人工费用也成为了此次巨额亏损、大量门店关闭危机的一大重要诱因。
“内卷之年”海底捞陷入困境
红海翻腾,“新式火锅”的红浪步步逼近,直击海底捞的“痛点”。
火锅界“一哥”的位置易攻难守,近些年来海底捞面临各种冲击。变化多端的新式火锅品牌和火锅本身同质化严重的特性,给海底捞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在海底捞忙着收拾自己的“烂摊子”的半年时间中,一众地方品牌的崛起向海底捞下了血淋淋的“战书”。
巴奴、周师兄、珮姐、朝天门等川式火锅品牌均拿下亿元级别的大额融资,加速向全国市场扩张。粤式火锅捞王、海鲜火锅七欣天则相继冲刺IPO,有望成为继海底捞和呷哺呷哺之后的“港股火锅第三股”。
海底捞“极致服务”的优势似乎已经不再,抢占有限的消费者一时之间成为了海底捞面临的一大难题。整体下行的业绩指标,是海底捞近年激进拓店战略失败的体现。
最新财报显示,为了覆盖更广泛的消费群体,满足不同的餐饮需求,海底捞一直在积极探索多品牌经营。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除海底捞餐厅外,海底捞还拥有若干自营餐厅,其中包括汉舍中国菜、十八汆面馆、五谷三餐及苗师兄炒鸡等研发品牌。
但从营收占比来看,这些自营餐厅并没有给海底捞创造更多的收入。财报显示,“其他餐厅经营”部分在2021年收入为1.98亿元,收入占比只有0.5%。
可见,一时兴起的自营餐厅“造血”模式,匆匆上线、下线,并没有解决海底捞的燃眉之急。还需要再三打磨或者另辟蹊径。
海底捞“重整雄风”?
滚滚红浪,漫天硝烟,无声的“火锅大战”还在继续悄无声息地上演。
一年多的内卷,海底捞最终只能含泪咽下自己所酝酿的“苦果”,再逐步进行经营战略纠偏。
虽亏损、关店,但海底捞仍在努力,希望尽快打破企业的僵局。
它开始持续关注那些经营业绩不佳的门店,强化内部管理和考核机制,收缩业务扩张,产品创新方面的动作也越来越大。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次的创新终于有了实质性的进展与突破。
2021年11月,“新官上任”的杨利娟顶住压力,推出了“啄木鸟计划”。关停部分门店、持续推进和打磨门店管理体系、重建和加强职能部门以及强调企业文化、完善员工培训等举措。
截至2021年底,已有260家海底捞餐厅在“啄木鸟计划”下永久关闭,32家餐厅暂时停业休整。从2022年以来的经营状况来看,海底捞“啄木鸟计划”效果正在显现,翻台率数据正在改善。
海底捞对媒体表示,“除了通过啄木鸟计划关注内部管理效率提升外,海底捞亦在产品创新领域转变策略,调整产品上新理念和节奏。同时,从新一代消费需求入手进行多元化业务发展,打造系列周边爆品,吸引客流、增强用户粘性。”
目前,海底捞已经在预制菜、速食品、奶茶铺等领域迸发出了连带的效应,这无疑会增加海底捞横向拓展更多的可能性和底气。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火锅圈也需要“龙头”,当然我们更希望老牌火锅调整后还是能够“重整雄风”。
危机,也许更能激发一个品牌的生存意识。未来的海底捞将如何发展,亦有待市场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