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8日,甘肃兰州兽研所发生布鲁氏菌抗体检测阳性事件。2020年9月15日,兰州市卫健委通报兽研所布病事件最新进展:截至2020年9月14日,累计检测21847人,初步筛出阳性4646人,甘肃省疾控中心复核确认阳性3245人;建立健康档案3159人;累计咨询23479人次,举办现场医疗诊治讲座9场次,发放宣传折页15000余份。
该事件涉及上市公司中牧股份(600195.SH),由于其旗下全资子公司——中牧兰州生物药厂在生产过程中使用过期消毒剂,导致排放的废气中含有菌体,在风向的影响下,造成了兰州兽研所发生布鲁氏菌抗体阳性事件。
当天,其股价下跌9.89%,收盘价报15.04元/股。
“现在这个车间关停了,但从它的营业收入占比来看,对公司整体的影响是非常小的。按照2018年的数据情况,它占的营收比例不到2%,毛利润还是负的。”中牧股份证券部的工作人员告诉红星资本局。
3245人确认阳性背后:
使用过期消毒剂,致废气排放灭菌不彻底
2019年12月,据多家媒体报道,兰州兽医研究所多名学生疑似感染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
截至当年12月7日中午12点,兰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已经对兰州兽医研究所317名师生进行布鲁氏菌检测,其中96人呈血清学阳性,均为隐性感染,无明显症状。
公开资料显示:布鲁氏菌病是由兰氏阴性、兼性细胞内寄生的布鲁氏杆菌(Brucella)引发的人兽共患病,一般由患病的牛、羊等牲畜传染给人,人与人之间几乎不传播。
在该消息曝出后,由于当时感染布病的几乎都是兽研所的工作人员,不少网友曾质疑是职业防控环节出了问题。
而根据2020年9月15日兰州市卫健委发布的通报,联合调查组调查认定:“在2019年7月24日至8月20日,中牧兰州生物药厂在兽用布鲁氏菌疫苗生产过程中使用过期消毒剂,致使生产发酵罐废气排放灭菌不彻底,携带含菌发酵液的废气形成含菌气溶胶,生产时段该区域主风向为东南风,兰州兽研所处在中牧兰州生物药厂的下风向,人体吸入或粘膜接触产生抗体阳性,造成兰州兽研所发生布鲁氏菌抗体阳性事件。”
简而言之:是由于中牧兰州生物药厂使用过期消毒剂,导致排放的废气中含有菌体,在风向的影响下,造成了兰州兽研所发生布鲁氏菌抗体阳性事件。
截至今年9月14日,累计检测21847人,初步筛出(布鲁氏菌抗体)阳性4646人,省疾控中心复核确认阳性3245人。
其中,通报中所提及的“中牧兰州生物药厂”,是指中牧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兰州生物药厂,是上市公司中牧股份的全资子公司。
中牧股份发公告:
相关生产车间已关停,对8人做出严肃处理
中牧股份(600195.SH)主要有四大板块的业务,分别是生物制品、兽药、饲料和贸易,这四大业务在2019年对其营收分别贡献了11.40亿元(27.87%)、8.11亿元(19.84%)、9.46亿元(23.15%)以及11.91亿元(29.14%)。2019年,中牧股份的总营收为41.18亿元,净利润为2.56亿元。
在兰州市卫健委发布通报当天,中牧股份的股价下跌9.89%,收盘价报15.04元/股。
9月16日,中牧股份发布公告,称已关闭中牧兰州生物药厂的兽用布病疫苗生产车间,停止一切兽用布病疫苗生产活动。截至目前,该生产车间一直处于关闭状态,未进行生产。
红星资本局获悉,中牧兰州生物药厂在2019年12月7日关停了布鲁氏菌疫苗生产车间,并于今年2月4日在官网发布《致歉信》,向外界道歉的同时表示已严肃处理8名负责人。
今年1月13日,中牧兰州生物药厂布病疫苗生产许可被撤销;1月15日,其布鲁氏菌病活疫苗(S2株)和布鲁氏菌病活疫苗(A19株)产品批准文号被撤销,同时其布鲁氏菌病疫苗生产车间生产的疫苗产品共7个兽药产品批准文号被注销。
有中牧股份证券部的工作人员告诉红星资本局,目前中牧兰州生物药厂已经不能再生产兽用布鲁氏菌疫苗了,现在主要生产的是口蹄疫疫苗。据中牧股份发布的公告,中牧兰州生物药厂布鲁氏菌病疫苗生产车间被注销的7个疫苗产品批准文号,上述产品在2018年实现的营业收入为918.34万元,占兰州厂营业收入的比例为 1.62%,上述产品毛利额为-149.74 万元。
当问及检测出阳性的人是否已经得到赔偿,中牧股份证券部的工作人员称,“还没有,还在做前期的工作,评估、分类和整理,预计10月份开始分批开展。”
据该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是卫健委在推动这件事情,对不同的人进行健康评估,赔偿分批次开展。“我们只负责配合把这一笔资金支付到位”。目前尚无法确定赔偿款的数额,如果确定下来会对外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