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天津9月16日讯(记者朱国旺 杨奇奇) 9月12日,中国医师协会脑胶质瘤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暨第四届中国脑胶质瘤学术大会在天津举办,数位专家公布了肿瘤电场治疗在中国胶质母细胞瘤(GBM)患者中的前瞻性、观察性研究。该研究进一步验证了肿瘤电场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据了解,肿瘤电场治疗是一种利用特定电场频率干扰细胞分裂,抑制肿瘤增长并使受电场影响的癌细胞死亡的肿瘤治疗手段。肿瘤电场治疗不会刺激人体组织或导致组织发热,而是针对特定大小的分裂中的癌细胞发挥作用,对健康细胞的伤害极小。
研究结果显示,肿瘤电场治疗设备爱普盾与替莫唑胺联合使用,治疗新发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五年总生存率(OS)由 5%至13%,提高超过两倍,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由16个月延长至 20.9个月。当患者每天穿戴超过 22小时,五年生存率可提升至 29.3个月。相比传统治疗GBM的放疗、手术、化疗所带来的副作用,肿瘤电场治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仅为轻微可控的皮肤刺激。
此次项目研究者,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副所长、中国脑胶质瘤基因组图谱数据库创建者、北京天坛医院江涛教授表示:“中枢神经系统胶质母细胞瘤是致死率极高的恶性肿瘤,患者复发率高达100%,五年生存率低于5%,是神经外科治疗中最棘手的难治性肿瘤之一。此次研究已阶段性地验证了中国患者使用肿瘤电场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可以说是为我国胶质母细胞瘤的临床治疗注入了一剂强心剂。”
肿瘤电场治疗前景如何,未来发展方向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张伟教授在接受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专访时表示:“肿瘤电场治疗是一个较安全,副作用较低,患者的耐受性比较好的治疗方式,未来可以和传统的放疗、化疗、靶向药物,甚至是免疫药物进行联合。”据记者了解,目前已有多个关于肿瘤电场治疗的全球III期临床研究正在开展,主要评估其用于脑转移癌、非小细胞肺癌、胰腺癌和卵巢癌的疗效,而针对肝癌和胃癌的II期临床研究也正在进行中。
江涛教授补充:“新的疗法进入临床,跟原有的疗法结合,一定会对原有的序贯治疗产生影响。在评估新疗法有效性的同时,还是要研究它有哪些副作用,比如对患者的原有疾病、身心疾病和精神疾病等等是否会产生影响,都需要继续在临床中摸索。”
此次真实世界研究由中国内地与中国香港联合发起,是两地共同开展的国内首个肿瘤电场治疗在中国人群中的研究。该研究在香港安健肿瘤治疗中心入组了44例中国大陆患者,其中新发GBM患者组29人,复发GBM患者组15人。
据悉,今年5月13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了肿瘤电场治疗设备爱普盾的上市申请,用于与替莫唑胺联用治疗新诊断的胶质母细胞瘤患者、作为单一疗法用于复发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治疗,成为 15 年来首个在中国内地获批的胶质母细胞瘤创新疗法。
再鼎医药首席商务官兼大中华区总裁梁怡表示:“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入与社会各界的合作,进一步提升肿瘤电场治疗的有效性及可及性,为患者带来更多的新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