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保集团党委书记空缺近2个月后,迎来了新人选。
近日,中国人保迎来重要人事任命:太平保险集团原党委书记、董事长罗熹任人保集团党委书记。公开信息显示,罗熹毕业于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货币银行学专业,经济学硕士,高级经济师。罗熹曾任华润(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副行长,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副行长。
就任人保前,罗熹执掌中国太平保险集团刚刚满2年,他于2018年9月4日任职太平集团党委书记,后于2018年11月出任太平集团董事长。随着罗熹调任人保,太平集团的党委书记、董事长又出现空缺,谁将接任也成为一个新的悬念。
人保进入“罗王配”时代
2020年7月,原人保董事长缪建民出任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令市场颇感意外。值得一提的是,缪建民在执掌人保期间提出的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3411工程”尚在推进中。“3411工程”是人保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而实施的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战略。
在人保中期业绩发布会上,人保管理层也对“3411工程”有较高评价,称下一步将继续强力推动“3411工程”向纵深方向发展,突出加快科技赋能,加快数字化转型,优化业务结构,切实提高风险防范能力,推动“3411工程”取得更好成效。
公开资料显示,1960年出生的罗熹曾长期在农行、工行工作,2013年11月至2016年1月,任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总经理、副董事长、党委副书记。2018年9月,罗熹从华润集团“空降”中国太平,担任董事长等职务。
罗熹上任后会否延续“3411工程”?罗熹与人保总裁王廷科组成的“罗王配”,将如何带领人保进一步有所作为,无疑最值得关注。王廷科任职经历显示,从中国太平调至中国信保,再到中国人保,与罗熹的经历相似,2020年4月王廷科出任人保总裁。
掌舵中国人保,对于任何领导班子来说都不轻松。作为共和国保险业的长子,目前的人保集团已经完成了全保险产业链的布局。在业务发展方面,人保正经历罕见的波折。2020年上半年,人保集团实现保险业务收入3368亿元,同比增长4.3%,归母净利润126.02亿元,同比大幅下降18.8%。
自2019年以来,人保陷入多起风险事件,踩雷保证保险以及卷入武汉金凰珠宝百亿假黄金案,也让这家拥有“PICC”招牌的国内第一大财险公司的口碑和形象受损。2020年中报显示,中国人保上半年信用保证险业务收入同比下降58.6%,亏损达到29.48亿元。
谁将“补位”太平掌门人?
随着太平保险集团原党委书记、董事长罗熹任人保集团党委书记,中国太平面临掌门人空缺。谁将“补位”目前尚未有进一步消息。
2018年以来,中国太平高层变动频繁。2018年9月,华润集团原副董事长、总经理罗熹就任中国太平党委书记、董事长,接替赴国寿集团担任新任党委书记、董事长的原董事长王滨。而曾提出“三年再造一个太平”的王滨,在赴任中国人寿保险集团董事长后,开启了一场“重振国寿”的运动。
2019年9月,太平人寿原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程永红被提任为太平人寿党委书记、总经理,接棒原总经理张可。太平人寿原党委书记、总经理张可调至中国太平保险集团总部任职,并兼任太平人寿副董事长。
值得关注的是,在罗熹出任人保集团党委书记的同时,有市场消息称,中国太平首席战略顾问、太平人寿副董事长张可因个人原因离开太平人寿,加盟云锋基金,成为合伙人,并将兼任旗下香港上市公司云锋金融CEO。目前,中国太平尚未正式公布接棒人选。
财务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中国太平总保费及保单费收入1371亿港元,同比下降1.3%;股东应占溢利28.77亿港元,同比下降57.3%。中国太平管理层表示,应对疫情冲击挑战,中国太平整体实现平稳发展,“共享太平”发展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下半年,中国太平将保持战略定力,直面问题、不惧挑战,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持追求有价值的规模和高质量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