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厦门9月23日电 题:厦门与临夏的扶贫协奏曲
新华社记者康淼、闫红心、赵文才
作为“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自2010年6月起由厦门市进行结对帮扶。从鼓励国企带动民企参与扶贫,到两地营商环境嫁接,再到人才共享……10年时间里,厦门市先行先试,在临夏这片热土积极进行跨区域扶贫协作的实践探索。如今,厦门与临夏已奏响东西相牵、海陆相连的扶贫协奏曲。
机制创新让东部企业扎根深度贫困地区
“2015年以前,帮扶主要关注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住房、医疗等民生问题,之后市里派驻干部到临夏,工作重心开始转向产业帮扶。”厦门市工信局副局长叶健说。
厦门市发挥国企资金优势,通过成立混合所有制公司、建设产业园“筑巢引凤”等方式帮助产业协作项目落地。
位于临夏和政县的厦琳鞋业公司由厦门市属国企厦临公司和民企古琳达姬公司合作成立,订单和技术均来自古琳达姬公司,目前已产生经济效益。“民企的优势在于有订单、技术和劳动密集型企业管理经验,但缺乏资金,国企刚好与之优势互补。”厦临公司副董事长李勇说,目前厦临公司与民企合作成立了12家企业,带动1500多名贫困户增收。
临夏集和兴产业园内,多栋工厂大楼已经完工。夏润高原农业公司总经理黄雄越说,企业2019年到临夏考察建厂事宜,很快入驻园区。“租金减免每年可以为我们节约几十万元成本,配套齐全的现有厂房节省了建厂时间,让我们赶上了今年的采摘季。”
“租金减免之外,企业最看重的还是避免了自建厂房流程和资金投入。”负责园区运营的临夏集和兴贸易公司总经理吴世欣说,多家企业关注产业园建设,正与他们协商入驻事宜。
在国企带动民企等一系列创新举措推动下,厦门产业帮扶打开了局面。截至今年8月,厦门累计为临夏引进企业57家,实际到资6.2亿元,通过吸纳就业和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贫困人口1万多人增收。
观念转变推动营商环境改善
一些受访企业负责人坦言,初到临夏时,当地企业注册和证件审批流程长、效率低,部分基层干部服务意识较弱。
对此,厦门市向临夏派驻800多名帮扶干部,从规划设计到行政审批,推动新的服务理念在临夏落地生根。
如今,临夏当地党政干部经常到企业走访,询问有什么困难需要解决。
“杨县长现场办公,帮助解决我们员工乘坐公交车问题。赞!”9月4日,吉美包袋公司经理周金敏发布了这样一条微信朋友圈,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公司最近新招了100多名工人,有的工人家离公司比较远,不在公交车覆盖范围内。”周金敏说,当地一位副县长调研时得知情况后,现场打电话和公交公司协调。
当地干部观念正在发生转变,与此同时,当地贫困户也逐渐走出农业思维。东部企业带来现代化管理经验,昔日农民逐渐转变为成熟的产业工人。
“刚开始3个月非常难熬,一些员工不适应工厂工作模式,经常上班迟到、随意请假。”临夏同乐雨具有限公司经理刘岗虎说,公司购买了一些知名企业的讲座课程,周末下午组织带薪听课,员工视野拓宽的同时,观念也逐渐发生转变。
“10年帮扶下来,临夏发生很大变化,最可喜的是发展观念的转变和营商环境的优化。现在我们正在推进临夏干部到厦门挂职,把经济特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理念带回去,这是临夏长期发展所需要的。”厦门市委宣传部长李辉跃说。
“捆绑式、一体化”发展未来可期
从厦琳鞋业公司出发,行车几公里后,李勇把车停在了一处在建工地的门口。
“这就是我们的新厂区,前面是办公楼,后面是两层共1.2万平方米的厂房,旁边一栋是宿舍楼。”指着不远处的几栋大楼,李勇兴奋地说,“以前我们做鞋主要是来料加工,原料、市场两头在外,物流成本高,利润空间小。有了新厂,我们就可以做整鞋生产甚至鞋业全产业链,带动本地就业1000人以上。”
“我们一开始过来就做好长期扎根的准备。”吉美包袋公司总经理田小平说,企业创办之初,从外地高薪聘请管理人员,同时挑选责任心较强、文化程度较高的本地员工进行培养。目前已完成交接,厂里的小组长都是临夏本地人,二期项目预计10月份投入使用,将进一步扩大工人规模。
企业发展信心倍增,临夏贫困户也对未来充满了期待,许多人有了自己的发展规划。
“我的工资可以补贴家里的开销,老公的工资就能省下来,我们计划攒钱开一家拉面馆。”积石山特利强雨具公司员工谭芳说,家里一直希望能开个店做生意,如今她有了稳定的工作,每月近3000元的工资使梦想成为可能。
资金支持力度加大,招商引资加速,挂职干部交流增多,营商环境持续优化……10年来,厦门、临夏两地已然实现“捆绑式、一体化”发展,东西部扶贫协作的故事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