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中国扶贫在线讯 “宋宗军,现在了不得啦,一年养蜂收入十几万,还领着大伙儿一起致富奔小康……”2020年8月,在龙潭河村二组村民宋宗军家里,宣恩县委书记刘智勇向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调研组介绍。
宋宗军所在的湖北恩施州宣恩县龙潭河村地处武陵山区腹地。虽然经济基础一度较为薄弱,但这里山高林多,花类繁多,蜜源丰富,是一个养蜂的好地方。
增强信心,贫困户变养蜂人
宋宗军原来出门打过工,勉强维持生计,一年忙到头,怎么也摆脱不了个“穷”字儿。
2016年初,中国铁塔驻村扶贫工作队来到龙潭河村。扶贫工作队将帮扶政策精准到人,考虑到养蜂投资少、见效快,加上宋宗军有些基础,试着通过养蜂产业对他进行帮扶。“听说你学过养蜂,我们一起看能不能搞出点事情?”驻村第一书记找上门和宋宗军合计。
宋宗军思量再三,决定养蜂。为节约资金,他尝试自制蜂箱。“刚开始,我让他少弄点,搞不成还可以回头,可他就是犟,硬搞了20箱。”宋宗军的妻子说。养蜂得有蜂群,宋宗军大清早就到山林里去抓中蜂,作为养殖的蜂种。在山里穿梭,宋宗军的身上也被蛰出了“红包”,妻子看在眼里,心疼不已。
养蜂并非一帆风顺,过程异常艰辛,看到蜂王跑蜂,中蜂有的也死掉,宋宗军一度心灰意冷,有时也想放弃。“万事开头难,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否则前功尽弃。”扶贫队员不断地给他鼓劲,并帮他想办法渡过难关。
没有资金,扶贫工作队员通过以奖代补、帮他争取小额信贷等方式解决资金难题;技术不熟,扶贫工作队员鼓励他外出学习;遇上困难,扶贫工作队员和他一起分析原因,找出问题症结,引导走出困境……宋宗军的信心不断增强。
摘掉“穷”帽,尝到产业发展甜头
“那段时间太艰难了,白天忙、晚上学,要不是扶贫工作队帮忙,真的熬不过来……”宋宗军的妻子说起养蜂的日子,眼角泛起泪花。
解决了资金、技术难题后,宋宗军慢慢摸出了门道。“天气温度升高后,早晚就要给蜂箱换气、清洁,减少病害的同时,也要做好中蜂防暑工作”,在他的悉心照料下,跑蜂少了,中蜂折损也越来越小。
春耕夏耘,时节如流。在养蜂专家的帮助下,宋宗军对分蜂(雄蜂、蜂王)、发展蜂(蜜蜂产子)、放蜂采蜜、摇蜜这些专业工作逐渐熟悉起来。“五六月份,蜜蜂采的是野茶树花蜜、橘子花蜜和枇杷树花蜜。”说起采蜜,宋宗军头头是道。
管蜂、收蜜、卖蜜……两年艰苦养蜂路,加上扶贫工作队不断扶持,宋宗军从开始的20箱到现在的200余箱,年收入突破10万元,“贫困户”的帽子甩掉了,现在家门口挂的是“蜜蜂养殖专业户”“致富带头人”光荣牌。
“来,尝尝我家产的土蜂蜜,味道好得很咧!” 宋宗军尝到了养蜂的甜头。
帮助乡亲 下决心干件大事
2019年,质朴憨厚的山里汉子宋宗军,下决心干件大事:带着村里的乡亲们过上好日子。得知宋宗军的想法后,扶贫工作队带着蜜蜂养殖项目来了,设立蜜蜂养殖专项资金,每年投资5万元,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免费提供蜂箱,让宋宗军当上领头人,走上养殖蜜蜂产业规模发展之路。
宋宗军主动带着养蜂人外出学习技术,还结合自己的养蜂心得给大家进行技术培训,讲解养蜂的要领。在铁塔公司帮扶下,成立宣恩县高罗腾屹专业合作社。经过几年探索,宋宗军成了大家眼中的“土专家”。他用土法酿制蜂蜜,不同季节酿制不同的蜂蜜,百花蜜、油菜蜜、芝麻蜜、柑橘蜜、荞麦蜜,质地浓稠,芳香适口。(艾红强 郑念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