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6月17日电(记者 林晖)小康不小康,关键在老乡。随着扶贫攻坚号角吹响,各部门发挥各自行业优势,积极投身扶贫开发事业,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梦想渐行渐近。
打破“山高路远”瓶颈 全力改善基础设施“硬件”
半个多月前,一个好消息在六盘山连片特困地区群众中迅速传开:5月27日,我国海拔2000米以上高原地区最长高速公路隧道--六盘山隧道正式全线贯通。
以往,车辆经过六盘山需要一个多小时,隧道贯通后,用时不到10分钟。陕西、甘肃、宁夏、青海4省区61个贫困县区的1400万农村人口将因此受益。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大都远离中心城市,多为山大沟深之地,改善包括道路交通在内的基础设施,对于脱贫致富尤为关键。一项项攻坚计划正渐次展开:
--2012年至2014年,交通运输部累计安排了超过3600亿元车购税资金,支持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建设5.5万公里国省道和24万公里农村公路,解决了贫困地区3万个建制村的群众出行难题。2015年,安排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交通建设的车购税资金仍将达到1500亿元以上。
--国土资源部大力推进贫困地区土地整治,2014年以来在扶贫开发重点县安排土地整治项目228个,投资19.95亿元,新增耕地35.49万亩,大幅提高了耕地质量,改善了当地生产生活条件。
--水利部2012年以来定点帮扶重庆、贵州、湖北、云南、广西等中西部地区的13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已累计解决214万农村群众饮水安全问题,新增、恢复和改善农田灌溉面积127万亩。
关注少年儿童成长 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在宁夏吴忠市红寺堡镇中心小学,每天中午下课后,都有一辆轻型卡车缓缓驶入校门,车门尚未完全打开,浓郁的菜香味就已扑鼻而来。
六年级学生李建树说:“以前到11点就饿得不行,中午还要回家自己热剩饭,现在营养午餐都解决了!”
从2011年起,国家启动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每天4元钱的营养膳食补助,使3200多万生活在贫困地区的小朋友每天吃上免费营养餐。监测表明,贫困地区学生的平均身高、体重和学习成绩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儿童是未来的希望,为了让贫困地区少年儿童有一个公平的起点,相关部门群策群力、接力帮扶:
--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全国妇联自2012年起共同启动实施“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为贫困地区半岁到2岁婴幼儿每天提供1包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营养包,同时广泛开展儿童营养知识的宣传和健康教育。
--教育部等部门推出的中等职业教育学生免学费、补助生活费政策,对片区农村学生实现了100%全覆盖,帮助片区群众掌握脱贫致富的技术技能;高校贫困地区定向招生计划则从2012年的1万人增加到2014年的5万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比2013年增加11.4%。
创新思路方法 释放政策红利
安徽肥东县村民李跃树家只有2亩地,年收入不足2000元,还要供养一个常年吃药的儿子。但是,最近他在家坐着看电视就把钱给“赚”了。
原来,他是光伏扶贫项目受益者,屋顶建了光伏电站。除用电不花钱外,剩下的电还能上网“卖”,从而得到持续稳定的收入。
去年底,国家能源局与国务院扶贫办联合下发通知,鼓励各地开展光伏扶贫试点。随着扶贫攻坚逐步进入“深水区”,各部门在以往的扶贫开发成功经验基础上,进一步创新思路方法,释放政策红利:
--国土资源部通过实施增减挂钩项目,调整优化城乡建设用地布局,为贫困地区扶贫开发项目建设提供更多用地空间和扶贫资金。在编制下达全国土地利用计划时,对贫困地区给予倾斜,优先保障异地扶贫搬迁、小城镇和产业集聚区建设用地需求,推动贫困地区农村危旧房改造,促进农村新社区建设。
--水利部以差别化政策减轻贫困地区水利工程资金压力。2014年,对贫困地区的中央水利投资超过400亿元,与上年相比增幅达45%以上。西部地区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村饮水安全、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等公益性水利工程的中央补助比例提高到项目总投资的80%。
--国家卫生计生委着力提升贫困地区医务人员水平。2014年,派遣8320名医务人员对贫困地区县级医院进行重点帮扶,派出10932名医技人员对口支援3644所乡镇卫生院,为中西部地区培训乡村两级卫生人员及县乡卫生管理人员56万人次,贫困地区卫生计生服务能力和水平得到明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