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农业农村部农垦局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举办中国农垦农场志编纂培训班,深入推进中国农垦农场志编纂工作。
农垦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为承担国家使命而建立的,经过60多年的艰苦创业,建设了一批现代化的国有农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基地,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支援国家建设、维护边疆稳定作出了重大贡献。在长期的开发建设过程中,农场逐步发展成为以农业为基础的相对独立的区域性经济社会组织,为培育弘扬军旅文化、知青文化、移民文化、黑土文化、红色文化、边疆文化提供了沃土,锤炼形成了“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农垦精神,成为了广大农垦人生命的底色和成长的摇篮。组织编纂中国农垦农场志,是系统记录农垦改革发展历程、总结改革发展成就经验的创新举措,是抢救保护农垦文化、弘扬传承农垦精神的迫切任务,是贯彻落实中央农垦改革发展文件精神的具体行动,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中国农垦农场志编纂工作按照分步探索、总结经验、逐步推进三个阶段开展。2020年上半年,通过各垦区自主申报、中国农垦农场志编纂委员会统一审核的方式,农业农村部遴选确定了北京西郊农场、河南黄泛区农场、陕西南泥湾农场等51个具有较完备历史文献资料和较高修志积极性的农场作为第一批编纂农场。下一步,第一批编纂农场将按照“正确方向、依法治志、存真求实、修志为用”的总要求,高质量推动农场志编纂工作,本着“时间服从质量”的原则,分步实施,稳步推进,成熟一本出版一本,成熟一批出版一批,形成中国农垦农场志志书系列,力争到2025年底农垦系统所有农场都有一本公开出版的志书。
本报记者 王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