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财经9月30日讯 在近日进行的欧洲肿瘤医学学会(ESMO)线上会议上,首个食管癌免疫一线治疗数据公布,对比常规方案显著延长了总生存期。
食管癌治疗十数年未有突破
食管癌是我国癌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2015年我国新发食管癌患者约为24.6万,死亡人数约为18.8万,分别位居全部癌症的第六和第四 。
食管癌治疗挑战大,过去十几年来毫无进展,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食管癌5年生存率仅为15%-20%。一方面是由于食管癌发现晚,约七成食管癌患者就诊时已属中晚期,体能状况较差、肿瘤负荷高。另一方面则是食管癌异质性强且治疗选择有限,常规放化疗方案治疗耐受性差、易复发。
近两年,免疫治疗抑制剂帕博利珠单抗凭借优秀的食管癌二线治疗数据,陆续被FDA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通过充分验证的检测评估肿瘤表达PD-L1(综合阳性评分[CPS]≥10)的、既往一线全身治疗失败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患者的治疗。但对于新确诊和初治的患者,食管癌一线治疗目前仍是空白,存在着巨大的未满足需求。
免疫治疗全面包围食管癌
对于癌症来说,一线治疗主要是指初次治疗方案,治疗效果明确,对于身体的副作用较小,是首推的治疗方法。而且患者在初治阶段,体能状况更好,是治疗长期生存获益的关键时期,选对了合适的一线治疗方案对后续治疗也有更积极的影响。所以,免疫治疗如果从二线治疗推进到一线治疗,无疑是巨大的成功,也将给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新选择。
在刚刚结束的欧洲肿瘤医学学会(ESMO)线上会议上,首个食管癌免疫一线治疗数据公布,打破食管癌一线治疗空白。
全球首个免疫联合化疗用于局部晚期和转移性食管癌一线治疗的大型III期临床试验KEYNOTE-590结果显示,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对比常规化疗方案,带来了全人群获益,总生存期显著提高,降低了27%的疾病死亡风险,安全性可控。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沈琳教授表示,帕博利珠单抗是首个在食管癌一线治疗带来全人群显著生存获益的PD-1抑制剂,这个结果其实并不意外,因为初治患者的免疫环境更利于免疫治疗。“今年ESMO是食管癌的大年,免疫治疗补齐了中国食管癌治疗的短板,从食管癌二线适应证获批到一线数据公布,研究进展不断加速,相信这些结果在不久的将来会给中国食管癌治疗带来巨大变革。”
中国食管癌治疗格局迎来新改变
中国食管癌和西方食管癌存在较大差异,特别是病理类型上,约90%以上中国食管癌是食管鳞癌2。在中国PD-L1阳性食管鳞癌二线治疗中,帕博利珠单抗可降低62%的疾病死亡风险,为中国食管癌患者带来精准的生存改善。KEYNOTE-590研究也纳入了大量中国食管癌患者并设立中国亚组,相信中国数据仍会保持优于全球的优势,实现更惊人的新突破,为食管癌治疗格局带来新变化。
免疫治疗已经逐步覆盖食管癌的二线治疗到一线治疗,未来有望推进到更早阶段。随着免疫治疗在食管癌应用的普及和食管癌诊疗水平的提高,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食管癌5年生存率有望迎来大幅提高,告别“预后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