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开发商因资金链断裂、项目手续不全等问题,购房业主长期无法收房入住,自身利益诉求得不到有效解决。据《经济参考报》报道,记者在全国多地走访发现,烂尾住宅项目已成为地方民生之痛。
有网民指出,烂尾住宅浪费资源,影响城市市容,更埋下了安全隐患。应该从政府法院联动、融资模式制度设计等方面有序推动烂尾住宅问题解决,也可以探索房地产预售机制改革,抬高市场准入门槛。
网民“孔令刚”表示,烂尾住宅多数是由于资金链断裂产生。在解决烂尾住宅问题上,城建、规划部门可以组成协调小组,与开发商、投资商进行积极沟通,找到协商一致的解决方法。还可以建立健全预警机制,对开发商资金状况进行摸底调查,防范风险的形成。
网民“王东”指出,烂尾住宅项目涉及诸多业主居住权的问题,是民生项目,应该鼓励相关机构为盘活此类项目提供专项融资支持。
网民“七辉”认为,可以将解决和预防烂尾住宅作为今后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依靠市场机制,促进和培育国有土地使用权二级市场的发展,通过为烂尾住宅的依法转让提供更多的渠道,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对原建设单位无力开发建设但有开发价值的烂尾住宅,可通过有形市场交易等方式调整土地使用单位。
提高房地产准入门槛、改革预售制也是减少烂尾住宅形成的有力措施。网民“苏奎”建议,在个别城市、局部地区进行预售制改革小范围试点,消除房地产领域可能存在的社会风险隐患。(记者 李奕蕾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