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发布数据显示,9月末,M2同比增长10.9%,预期10.4%,前值10.4%。当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9万亿元,预期1.75万亿元,前值1.28万亿元。当月社会融资规模新增3.48万亿元,预期2.95万亿元,前值3.58万亿元。
本月,M2同比增长10.9%,涨幅较上月提高0.5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高2.5个百分点。M2增速明显回升,仅较4、5、6月时11.1%的年内最高增速低0.2个百分点。信贷投放力度加大提升了货币派生能力,本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9万亿元,明显高于上月和去年同期。财政存款支出力度加大,本月减少8317亿元,较上月和去年同期分别多减13656亿元和1291亿元,货币投放力度加大。本月M1同比增长8.1%,较上月继续回升0.1个百分点,创下2018年3月以来的新高,结合制造业PMI等指标的改善,反映出企业经营活力增强。
9月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69.4万亿元,同比涨幅连续3个月持平于13%。当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9万亿元,比上月多增6200亿元。前9个月,人民币贷款累计增加16.3万亿元,同比多增2.6万亿元。
虽然市场已经预期本月人民币贷款新增规模将有所提高,但实际新增规模仍超出预期。从结构上看,企业贷款较上月有明显增加,居民贷款继续保持稳步上升态势。企业贷款新增9458亿元,其中,短期贷款新增1274亿元,比上月多增1227亿元;票据融资继续减少;中长期贷款显著改善,本月新增10680亿元,分别比上月和去年同期多增3428亿元和5043亿元,说明加大对制造业和中小微企业中长期贷款投放效果明显。居民贷款新增9607亿元,比上月和去年同期分别多增1192亿元和2057亿元。其中,居民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分别新增3394亿元和6362亿元,均比上月和去年同期多增,说明了消费需求逐渐改善和购房需求仍然较为旺盛。
9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达到280.1万亿元,同比增长13.5%,涨幅比上月提高0.2个百分点。当月新增社会融资规模3.48万亿元,比上月少增1023亿元,但比去年同期多增9658亿元。前9个月社会融资规模累计新增29.6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增9万亿元。
本月新增社融规模较大幅度超出市场预期,明显高于往年同期水平。从结构上看,人民币贷款投放力度加大带动表内信贷多增,股票融资和政府债券融资延续较高增长态势带动直接融资。具体来看,表内信贷(人民币贷款+外币贷款)新增1.89万亿元,比上月和去年同期分别多增4292亿元和1717.9亿元。表外融资新增26亿元,较上月少增684亿元,其中,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分别减少317亿元和1159亿元;而由于企业信贷相对充足,对贴现融资的需求有所减弱,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新增1502亿元,比上月多增61亿元。直接融资方面,企业上市融资需求保持相对旺盛,本月股票融资1140亿元,连续3个月位于1000亿元之上。受10月底前专项债发行完毕等要求影响,政府债券发行力度不减,本月新增融资10103亿元。财政部数据显示,今年前9个月,专项债累计发行36966亿元,基本完成全年37500亿元的发行目标,预计10月政府债券融资将有所回落。
综合来看,本月金融数据整体好于预期,体现了金融对疫情防控和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的支持力度持续增强。近期,国际疫情仍然处于蔓延趋势,国内疫情防控趋势整体向好,经济加快恢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预测2020年中国经济全年增长1.9%,比6月预测提升了0.9个百分点,是主要国家中唯一保持正增长的国家。由于经济复苏形势较为明朗,人民币升值压力明显增加。下阶段,货币政策要继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同时加强风险防范。一方面,提升结构性政策力度与效果,对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恢复发展中的薄弱环节进行精准扶持;另一方面,不搞“大水漫灌”,谨防资金涌入房地产市场推升资产价格泡沫,同时继续密切关注国际经济和疫情态势,对人民币大幅升值以及可能引发的跨境资本大幅波动做好应对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