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依靠赵本山那句“太极藿香正气——液!”而爆红的太极集团,如今开始没落。
太极集团最新发布的2020年半年报显示,公司营收净利润双降。报告期内,公司实现销售收入57.54亿元,比去年同期61.49亿元下降6.43%;归母净利润1021.76万元,比上年同期8910.41万元下降88.53%;扣非净利润亏损2017.30万元。
窘境之下的太极集团要靠政府补助输血,10月20日,太极集团公布,公司自上次披露至公告披露日,公司下属控股子公司累计收到各类政府补助共2306.78万元。其中收到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805.58万元;收到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1501.20万元。
赵本山代言的明星产品走下坡路
藿香正气口服液可谓是太极集团的“明星产品”。当年电视中循环播放的赵本山广告语“家中常备,太极藿香正气口服液,瓶儿装的,更见效!”,见证了太极集团在2018年营收突破百亿大关,这款产品更是风靡国外。
但近几年来,公司明显产品藿香正气液销售业绩表现欠佳,销量逐年下滑,2016年-2018年,藿香正气液销售额均超10亿元,但2019年年报显示,藿香正气口服液销售额超6亿元,从公司10亿元单品中被踢出局。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11月,太极集团公告称,因藿香正气口服液主要原料苍术等原、辅、包材价格持续上涨,为缓解公司成本持续上升压力,决定将藿香正气口服液的出厂价平均上调11%,并对藿香正气口服液的终端零售价作出了相应调整。
但是,太极集团的涨价策略未能奏效。2019年,藿香正气口服液(10ml*5*120)和藿香正气口服液(10ml*10*70)两种产品销量再次大幅下滑,销售3187.57万盒、4120万盒,同比下滑51.64%、17.12%,当年太极集团藿香正气口服液仅实现营收6亿多元,比上一年少了4亿元。
有行业人士表示,藿香正气液销量下滑或与众多替代产品有关。据了解,藿香正气液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替代产品包括藿香正气丸、藿香祛暑水、藿香正气水等藿香产品,药智网数据库显示,藿香类相关产品注册与受理条目超130条,相关生产厂家、产品数量涉及几十家。
2020年上半年,受益于入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法(试行第四、五、六、七版)》,藿香正气口服液上半年实现含税销售收入4.90亿元,同比增长25.57%。
扣非净利十年亏损20亿
作为老牌药企太极集团,其前身可以追溯至成立于1972年的四川省涪陵中药厂,在1993年改组成立太极集团,后于1997年登陆上交所。公司主要从事中、西成药的生产和销售,拥有医药工业、医药商业、药材种植等完整的医药产业链。旗下拥有太极集团重庆涪陵制药厂有限公司、西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13家制药厂、30多家医药商业公司。
对于业绩下滑的原因,公司表示,因疫情影响,各级医疗机构常规门诊及住院病人大幅减少,公司医院销售品种以及解热镇咳类等受限制药品销售有所下降致销售收入和净利润减少。
事实上,2010年至今,公司扣非净利润持续亏损(仅2017年扭亏),据记者统计,2010年至2019年,公司扣非净利润合计亏损20.42亿元。
信披违规收监管函
因多次收到政府补助而未及时披露,10月12日,太极集团收到上交所监管函。根据监管函内容显示,太极集团多次收到的政府补助,累计或单笔金额多次达到应当披露的标准,但公司未按规定及时披露,损害了投资者的知情权。
据监管函显示,太极集团有多达7笔未及时披露的政府补助公告。其中,2019年4月22日、11月27日、12月22日,太极集团分别收到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791万元、2760.17万元和997.45万元,2020年5月29日,公司收到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1353万元,上述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单笔均达到临时公告披露标准,但公司均未及时披露。
有医药行业投资人士表示,若未及时披露次数较多,则存在故意为之的可能性,担心投资者不看好。
值得关注的是,政府补助在太极集团的业绩增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监管函显示,自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太极集团累计收到各类政府补助共8518.45万元,其中收到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7401.81万元,占2018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比例为105.34%。
为了摆脱上述窘境,太极集团多次出售旗下资产。2020年9月,公司发布公告称,拟将持有的成都新衡生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等资产对外转让,预计可获得收益约4.01亿元。
公司10月19日公告,18日收到控股股东——太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太极有限”)转发的公司实际控制人——重庆市涪陵区国资委通知,涪陵区国资委拟向太极有限引入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国药集团”)或其下属企业作为战略投资者,可能导致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