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
政策多些精准帮扶,培训多些精准服务,让更多乡村振兴人才引得回、留得住,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显身手
从电子科技大学硕士毕业的刘沈厅,没有选择留在城市,而是返回家乡四川眉山市李山村,承包土地种起水果。三年时间,他通过自学掌握了种植新技术,帮助乡亲们解决了技术难题,还利用自己的专业所长搭建数字农业服务平台,把家乡的土特产卖到全国各地,帮乡亲们解决增产难增收的后顾之忧。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像刘沈厅一样,加入了新型职业农民的队伍。这些新型职业农民开得了新农机、用得了新农技、干得了新农活,他们怀揣着干事创业的梦想,把青春和汗水挥洒在希望的田野,把现代理念、先进要素注入传统农业,用新知识、新技术深耕脚下的沃土。他们带着乡亲们一起致富增收,给一个又一个乡村带来改变。
笔者采访过的一位新型职业农民说过这样的话,“创业环境越好,我们的劲头就越大。”近些年来,各类强农富农政策扶持不断强化,各类创业指导服务不断完善,乡村的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提升,各地农村的创业创新环境得到持续优化。与此同时,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大量催生,创业创新的空间不断拓展,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才向乡村流动。2019年全国返乡入乡人员已经达到850万人,3100万人在乡创业。不断扩大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已经成为乡村发展的重要力量,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着强大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振兴。从人才需求看,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未来5年,全国农业经理人需求150万人左右,无人机驾驶员需求100万人。从人才带来的社会效益看,每个创业主体平均能带动6个农民就业。因此,鼓励更多人才返乡在乡创业,投身现代农业发展,带动乡亲们一起致富,才能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强劲的新动能。
让乡村拥有更多的振兴人才,既要引得回,也要留得住。从总体看,目前我国仍处于人口由乡村向城镇集中的阶段。实现乡村振兴,要处理好人才走出去、留下来和引回来的关系,建立一整套制度体系,让愿意返回来、留下来的人都能在乡村找到适合自己干事创业的舞台。无论是吸引人才还是留住人才,都既要在“培”上下功夫,不断创新培养方式、拓展培养渠道、完善培养机制;也要在“育”上做功课,坚持在资金投入、要素配置、制度供给、公共服务等方面优先保障,真正让务农成为一份有吸引力的职业。近几年,农业农村部持续加强农民教育培训,每年培养100万懂技术、懂管理的高素质人员,这些本土“能人”已经成为乡村振兴人才的重要组成力量。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希望人才扶持政策多些精准帮扶,教育培训多些精准服务,因地制宜引进和培养更多乡村人才,让这些新型职业农民在农村的广阔天地大显身手,共同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