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寂许久的化纤行业,忽如一夜春风来。
9月以来,在海外订单回流等多重利好的催动下,我国纺织行业迎来整体回暖迹象,广东、浙江等多地纺织企业均表示排单已至11月中旬。
纺织业的复苏,带动了上游化纤原料的量价齐升。据上证报记者了解,作为纺织品主料,近两月粘胶短纤、氨纶等化纤品均出现大涨,相关上市公司业绩已经在三季度显露头角。
这两种化纤产品价格大涨
根据中纤网数据,粘胶短纤价格7月底跌至8100元/吨,创2004年来新低,三季度以来随疫情影响减弱,海外服装需求复苏,粘胶短纤价格已有显著提升,特别是 10月以来加速上涨,目前已经自底部上涨约26%至10550元/吨。
9月以来,氨纶价格在下游回暖叠加原料价格上涨支撑下上涨,氨纶40D从8月初的 28000元/吨上涨截至10月31日的34500万元/吨;此外涤纶长丝、锦纶长丝等化纤品也有不同程度的上涨。
粘胶短纤俗称“人造棉”,是一种天然纤维素的再生纤维,和棉花同为棉纱的原材料,质地与棉花相近。氨纶也称聚氨酯纤维,具有高弹性,比原状可伸长5-7倍,所以穿着舒适、手感柔软、并且不起皱,可始终保持原来的轮廓,是高弹性纤维。
多种因素叠加,行业有望迎拐点
作为纺织品的上游原料,纺织行业的复苏回暖是粘胶短纤和氨纶等化纤品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
从下游需求角度,近期有大量海外订单回流国内。海外部分国家疫情9月迎来第二波暴发,以印度为例,在疫情冲击下,有25%的纺织厂和制衣厂可能将永久性关闭。而近期欧美年底圣诞主要消费季将至,大量订单有望继续回流中国。
从供给角度,化纤行业近两年正在经历中小产能出清的过程。以粘胶短纤为例,2018年我国粘胶短纤产能扩张较快导致供需失衡,行业盈利能力弱化,目前3万吨/年以下装置基本退出,且2019年行业完成复产增产后暂无扩产计划。
东吴证券在最新研报中认为,在供给侧不断利好、需求端复苏的背景下,粘胶短纤、氨纶行业基本面拐点将至。其中,粘胶—棉花价格倒挂,棉花基本面良好,粘胶涨价空间大。从历史上看,棉花与粘胶价格高度正向相关,二者价差整体在±3000元区间波动,具体则由当时的供需情况决定。长周期来看,粘胶—棉花合理价差均值在2000元/吨左右。今年以来棉花—粘胶价差长期处于4000元/吨以上,棉花受产区萎缩影响价格有支撑,因此粘胶仍有涨价空间。在氨纶方面,纯 MDI 是氨纶重要原材料,由于上游纯MDI原料价格提升的支撑,且下游纺织服装行业存在冷冬及印度订单转移的预期,看好氨纶行情行情。
这些上市公司是相关行业龙头
在A股上市公司中,三友化工为粘胶短纤龙头企业,拥有85万吨/年产能;南京化纤拥有粘胶短丝生产能力为8万吨/年,产能规模居于行业中游;此外,吉林化纤、新乡化纤也拥有部分粘胶短纤产能。在氨纶方面,华峰氨纶和新乡化纤为行业龙头。
三友化工:短纤类产品价格坚挺 部分型号货源紧张
10月28日晚,公司发布2020年第三季度报告,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 125.80亿元,同比-18.72%,归母净利润0.32亿元,同比-93.88%。第三季度单季公司实现营收45.98亿元,同比-8.03%,归母净利润3.02亿元,环比扭亏, 同比增加119.65%。受益于第三季度PVC 糊价格高位运行,粘胶短纤多种产品价格上涨,公司三季度业绩显著改善。
公司现有粘胶短纤产能85万吨/年,国内产能第二(第一为外资企业赛得利),市占率约17%,据东吴证券测算,如果粘胶短纤价格提升2000元/吨,则公司业绩增厚12.75亿元。
华峰氨纶:公司氨纶处于满产的状态
10月27日,华峰氨纶披露今年三季报,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99.4亿元,同比下降1.8%;实现归母净利润12.4亿元,同比下降8.3%。据了解,随着国内需求的复苏,公司新建产能的投放,今年第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实现营业收入38.44亿元,净利润5.76亿元,较上年同期分别上升约13%、16%左右。
公司年产氨纶近18万吨,位居全球第二、中国第一,待重庆氨纶年产10万吨差别化氨纶项目完全达产后,产能将突破20万吨。
在日前接受机构调研时,公司表示,据了解氨纶行业平均开工率有9成左右,较之前有提升,公司氨纶处于满产的状态。公司同时表示,10万吨差别化氨纶项目一期已于今年6月底达产,目前运行良好,二期项目也在建设中。
新乡化纤:“粘胶长纤+氨纶”双龙头
新乡化纤现有氨纶产能12万吨/年 ,公司掌握超柔软氨纶生产技术,关键技术成功应用到生产阶段,氨纶设备已由最初的24头升级到120头,并增大了高附加值的差异化氨纶比例。公司配套机器人自动分拣、自动仓储,生产线占地面积小,节约劳动力,能耗低,并深入研究氨纶废料再回收工艺。
此外,公司也是国内粘胶长丝龙头企业,产能不断扩充,现有产能 8万吨/年左右,2019年公司粘胶长丝出口量占全国的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