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东做存量盘活最大的特点是退二优二,把工业拿回来还是做工业”,联东U谷一位核心高管在亦庄总部的办公室接受中国网财经采访时如是说:”如果都退二进三,把地拿来去做了住宅、商业,就导致了城市的空心化”。
在谈及盘活存量低效利用工业用地时,这位高管向记者表露了联东U谷做城市更新业务的初心。
凭借17年的发展与沉淀,联东U谷已经成为中国领先的产业园区运营服务商,专一园区发展,专注产业服务,连续九年雄居中国产业园区品牌价值排行榜的榜首。目前,联东U谷的产业园区业务覆盖60多个城市,投资运营产业园区超过260个,引进新兴制造业和科技型企业超过12000家。
盘活存量用地、支撑产业升级 让低效用地焕发新机
随着二十多年的发展,增量市场已经日趋饱和,土地供应越来越少,房地产行业逐渐进入存量改造的市场。近年来,随着我国不断健全和完善土地使用标准控制制度,一些地方土地利用效率不高的问题日益显现,加大城镇低效土地的盘活力度,调动各类市场主体积极性,支持低效用地开发利用显得尤为迫切。
用联东管理者的话来说,城市更新、工改工是到了城市的高级阶段,城市土地红线到了边界,新增土地很少,存量土地都在小业主手里,债权、债务关系复杂,土地被耗着没有产出,同时带来了包括环保治理在内的诸多问题。
“这是一个高级领域,只有专业程度足够高,才能做城市更新”。
“工改工”则是城市更新的主攻方向。所谓“工改工”,即盘活存量低效利用的工业用地,通过工业用地再开发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但这却是地产领域最难的事情,是把城市更新和产业运营两件事情叠加在一起的跨界整合,不仅是把存量的用地盘活起来,还要支撑起产业的升级。
与传统制造业所需的生产厂房、现代服务业所需的写字楼不同,目前大力规划发展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对资本投入、政策支持、配套服务等都有较高依存度,需要新型产业空间来助推其迅速发展。
而产业园区的本质则是快企业成长。具体来说就是产业定位要从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变;空间形态要从低密度厂房向集约型城市综合体转变;园区功能要从单一生产功能向多元社区功能转变;运营服务要从物业服务向产业运营增值转变。
长期以来,联东U谷积极参与各发达城市的“城市更新”、“工改工”,通过盘活低效闲置土地,再造产业平台,重塑城市形象,导入新兴产业,实现土地资源再利用,产业提档再升级。
经过探索实践,联东集团在盘活低效工业用地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在北京、上海、南京、苏州等地打造了诸多成功案例。
将服务做透 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软实力支撑
联东U谷之所以能成功实现“工改工”这种高难度的跨界资源整合,源于其在产业园区领域的实力。
在与中国网财经的交流中,上述联东U谷的高管特别强调了联东的定位—纯粹的产业服务商。“联东是很专一的,我们就做纯粹的产业园区,把重点的几项服务做实、做透,做出亮点和特色,品牌自然就做出来了。”
从单纯的园区开发到最具影响力的产业服务公司,联东U谷经历了几段不同的发展迭代过程。也正是经历了多轮周期的成长和发展,联东U谷不仅实现了品质园区的硬实力保障,更拥有了品质服务的软实力支撑。
联东U谷的核心高管告诉记者:”我们的优势不在于做了多少,而在于把服务做透,做出亮点和特色”,他重点介绍了联东U谷为入驻企业提供的金融服务、员工餐厅和保障企业安全运营方面的优势。
上述高管进一步介绍说,金融服务是联东最大的亮点。联东为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提供了系统性的解决方案,打通了银行与企业之间的壁垒。
首先,银行给中小企业放贷,存在评估难、风险大的现实问题。而入驻联东U谷的企业,实际上已经由联东进行过一轮严格筛选。用联东U谷自己的话就是,政府把土地交给联东,联东把招商审核权还给政府。这样就大大降低了银行放贷的风险,提高了企业贷款的效率。
第二个问题是要解决银行贷款需要抵押物的问题,企业将厂房抵押给银行,联东U谷在这个过程中给企业做劣后,解决了银行抵押物难变现的后顾之忧。
第三个是贷后管理,联东U谷的智慧园区管理系统能实时监控企业的运营指标,用水、用电等数据也能及时共享,企业运营的数据真实有保障,为金融机构解决了贷后管理的问题,联东U谷也用自己的模式打通了银行和企业的信任壁垒。
金融服务仅仅是联东U谷庞大的产业服务生态体系中的一个缩影,在摸爬滚打中实践出来的专注、专一、专业的发展路径,以及有积淀、可持续、高品质的发展,最终成就了做多、做深、可持续发展的U谷模式。
对联东U谷而言,产业服务不是一个虚无的概念,而是一门实打实的硬功夫,提供用心的服务,将服务做深、做透、做扎实,坚守“正念、利他”的价值观,做产业正念正心,而利他、利政府、利社会才能更好地快速发展,联东U谷正在引领产业服务的变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