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财经12月11日讯(记者 张明江) 截至昨日,普通股票型基金年内平均涨幅已超40%,超过了2019年该类型基金平均涨幅,连续两年均有近10只基金净值翻番。在投资者喜出望外的同时,“市场不可能连续三年保持高收益”、“去年此时基金经理也曾提醒投资者降低预期回报率”等声音充斥市场,明年市场如果分歧不小。
但众多公募基金内部人士均表示,2021年或许是属于“固收+”基金的一年,这一观点几乎已达成共识。新基金发行市场中,在发在偏债混合型基金多达19只,等待发行的偏债混合型基金11只,公募基金公司布局“固收+”策略意图明显。
“固收+”产品是将大部分仓位放在稳健的固定收益类资产上,用小部分仓位去配置权益类资产等,以期获得相对更高收益。“固收+”在增强收益的同时也加大了波动,权益类资产的波动水平天然高于债券类资产,一个成功的“固收+”产品关键是做好波动和收益之间配比,在波动不大的情况之下做出更好的收益。
而在今年市场板块热点轮换频繁的市场中,以“固收+”策略为主的偏债混合型基金业绩表现平稳,成立于今年初的多只“固收+”策略偏债混合型基金年内净值涨幅已超20%。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今年以来共有269只(A/C类分开计算)偏债混合型基金成立,其中绝大多数均为今年开始被基金公司和机构所热捧的“固收+”策略基金,这些基金中已有87只年内净值涨幅超5%,24只年内净值涨幅超10%,5只基金年内净值涨幅超20%,这5只基金均成立于今年1、2月份。另据数据显示,于今年成立且成立时间超6个月的偏债混合型基金近6个月净值平均涨幅已达7.09%,除博远双债增利混合A/C外,其余101只于今年成立且成立满6个月的偏债混合型基金近半年净值齐齐上涨,除FOF基金外,业绩稳定性大幅超越其他各类型基金。
“固收+”产品的波动体现在两个方面,工银瑞信聚利18个月定开混合拟任基金经理张洋表示,一是回撤水平,也就是实际从最高点到最低点的波动水平,我希望能够控制回撤,幅度不要太高;另一方面是看在不同市场环境下的收益分配的均衡性的表现,如在股市不好的时候,投资者会希望能借助于大部分的固收投资熨平净值的波动,因此固收+产品在不同类型市场当中收益,至少保持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均衡的,均匀的分布。
谈及2021年市场,张洋认为,明年股市、债市均有机会,正适合“固收+”产品运作。
“明年从大类资产角度来说,不管是大类资产还是大类资产内部的板块轮动,都会有一些变化,而固收+产品能更好地把握住资产之间轮动的变化,在这个时间点是比较适宜布局这类产品。”张洋表示,希望能通过研究、仓位控制、交易纪律,大概率抓住大类资产拐点的同时,不发生更多回撤,希望能给投资人带来比较好的收益体验。
张洋进一步表示,从长期来看,全球经济增长动力相对匮乏,而中国是全球范围内“唯一的亮点”,目前中国债券收益率水平比其他欧美国家收益率更高一些,也反映出我国能有正常化货币政策、较好的经济增长水平。“全球经济增长水平处于下降过程中,尽管绝对水平上中国依然是更高的,而从长期角度出发,中国无风险利率、债券收益率水平可能也会随着全球趋势下降,因此固收领域长期上机会较大。”
“而从估值角度出发,在无风险利率下降背景下,当借贷成本特别低,真正能够实现增长,或者真正能够有比较强护城河去赚钱的一类好公司,市场会给予它更高的估值,这一现象在欧美市场收益率下行过程中也发生过。”张洋表示,因此从长周期角度看,“固收+”产品一方面可以赚到整个债券收益率下行的收益,另一方面能通过积极投资一些相对来说护城河高、有稳定赚钱能力的公司,可以“赚到”股债两边收益。
此外,对于近期颇受市场关注的信用债违约事件,张洋也不回避的表示,“固收+”产品也非常有利。第一,目前“固收+”产品多为偏债混合类型基金,这类对于债券仓位没有强制要求,在特定情况下甚至可以不配债券,因此配置上更为灵活。第二,工银瑞信基金拥有强大的信用评级团队,会内部对每个信用债有评级,内部有优、良、中、限制、禁止的内部评级制度,持仓之后还会每隔一个月进行跟踪评级,非常严格的信用评级让“踩雷”风险降到最低,本身也不会冒信用风险去做投资。第三,“固收+”产品运作会进行设置安全垫,在实际操作中,会配置中短期高等级信用债或者利率债,是能够控制住信用的风险。
目前分管的南方基金混合资产投资部的孙鲁闽指出,对于债券市场,随着我国GDP增速和传统行业企业ROE下台阶,伴随利率市场化改革,利率中枢亦将逐步下移,今年5月以来的债券熊牛拐点可能更快到来;对于股票市场,A股市场在长期维度具备较好的投资价值,建议重点关注消费升级、先进制造两大赛道。
泰达宏利基金投资总监刘欣认为,债市经历5月以来的下跌后,债市利率进一步向上空间有限,长期配置价值已经显现。
上投摩根基金指出,从目前来看,利率债已经有一定的投资价值,如果明年经济增长动能有所减弱,有望带来更好的利率债配置机会。信用债方面,经济增长对信用基本面的积极影响边际减弱,更应关注市场风险偏好收缩后,信用债主体融资能力的变化。目前,信用债绝对收益率水平已经逐渐具有配置价值。可转债方面,当前估值在历史上偏高位置,从配置价值上不如正股,需等待后续更好的配置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