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在疫情胶着期,房地产行业陷入停摆状态的时候,蓝光发展(600466.SH)CEO迟峰向全体员工提出一份沉甸甸的希望:全面提升对抗市场风险的“企业免疫力”,从容面对市场,穿越行业周期。同时,蓝光发展确立了“精准投资、卓越运营、资本突破、变革创新”的16字经营策略。
日前,30年蓝光宣布开启第三次创业征程,提出要做“长期主义者”。蓝光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蓝光发展董事长杨铿表示,蓝光的长期主义,就是要有工匠精神,十年磨一剑,去实现战略目标。
在蓝光发展CEO迟峰看来,16字经营策略就是对“长期主义”的一个解法,将坚定推进数字化转型、精益化管理,不断改进,聚焦管理提升,解决系统性问题,打响这场“持久战”。
提升效率 向管理要红利
随着2020中国经济快速重回正轨,蓝光也按照既定的战略稳健前行,根据公司第三季度报告,2020年前三个季度,蓝光发展实现销售金额662.13亿元,新增房地产项目47个,新增项目总建筑面积775万平方米。10月,公司新增5个房地产项目,11月新增2个房地产项目。新增土储主要位于新一线、二线和强三线城市,在长三角等城市群的土储布局力度明显加大,蓝光越来越聚焦于高能区域。
蓝光的战略笃定,是看到了房地产行业已经从土地红利、金融红利迈向了管理红利。“三条红线”政策的推出,正是表明,房地产行业不能再占用过多的金融资源。
回看中国的绝大多数制造业,其实早就进入了管理红利的时代,既不靠关系也不靠杠杆,把业务得好。关键是在于有好产品、好服务,能够有竞争力。到了管理红利时代,房地产行业逐步回归为普通行业,真正靠实力获取竞争的优势。
杨铿表示,蓝光正进入到第三次创业阶段,需要十年磨一剑,以工匠精神专注、精益、创新的把业务做到极致;产业核心能力建设遵循投资准、融资优、建得好、卖得快、成本优、品牌好。以强区域、精总部的扁平化组织管理提升效率。
“蓝光的16字经营策略,正是对公司长期主义的一个解法。”迟峰说,所谓精细化管理,是把现在的事做好,一步一个脚印,达成每一个短期的目标,才有未来。
平衡性市场需要精益化管理
房地产业在过去多年以“快”为核心。这是这种情况下,过去是做规模,因为市场发展空间足够大,可以配合这样的企业成长模式。但在房地产进入到新的阶段,江湖格局基本落定,再靠拼规模实现竞争已经不可能。
平衡性市场的快速扩张更加困难,需要底盘很厚——资金、资源、组织能力和专业度很强。而在住宅开发的赛道上,唯有专业主义才能获得市场尊重。
蓝光把精益化管理概括为几个方面。一是投资准,即坚持新一线、二线、强三线布局;聚焦中国核心重点城市,深耕细作,聚焦快周转的地,以及中小地块,在投资端提升能力。二是融资优,包括投融深度一体化,改进融资管理,打通A+H的融资通路等。三是建得好,不能只关注前期卖楼,还要多关注后期建设,做到管理标准化、技术标准化,提升工程管理能力、成本管控能力、招采能力、销售能力、设计能力等,实现高品质下的快速开发。这意味着部门的管理要精益化,项目管理要精益化。四是成本优,包括增强透明度、标准化流程、组织层级优化、供应链管理优化、做产品标准等。五是要卖得好,业绩目标合理可行,销售团队稳定性增加。六是品牌好,聚焦战略目标,注重文化建设。七是团队强,要立足于长期主义培养人才。
杨铿强调,一定要在管理上坚决推进数字化,实现年轻化、专业化、知识化,这是时代的要求。而数字化也一定需要扁平化的管理,层级一定要减少,要信息畅通、内部交圈,提升管理效率。
革命性的组织变革:强区域、精总部
把组织、流程当中冗余的结构、环节去除掉,释放出更多的组织资源和组织效能,这是每一个在不断做大企业面临的最重要的挑战。
2020年以来,房企组织变革频现。从房企组织变革的类型看,主要分为集团总部层面变革、区域层面扩张或收缩变革。集团总部层面变革主要以新增或迭代业务板块为主,开拓新的业务,并进一步促进销售。从区域层面看,有的企业设立新区域业务部门,有的企业则进行区域合并。从目前情况看,集团总部层面的变革对房企影响较大。
蓝光发展在运行“上海+成都”双总部的同时,也启动了“强区域、精总部”的组织变革,蓝光更希望打造成一个目标一致、任务自洽、分工得当、相互补位、敏锐应变的高效组织。这一变革是革命性的。
这样的组织结构变革,适应于蓝光提出高品质下的快速开发的理念,这其实是一个相当高的要求,它与公司组织能力息息相关。要实现规模和品质突破,需要的是可以支撑的组织能力。
蓝光总部管几条线,管战略,管标准,管干部和管投资审核,是战略中心,是大脑中枢。区域做强,是公司做强的基础,要有战斗力,是利润中心,是野战军。
杨铿强调,总部要精。总部的精,首先是战略要清晰,第二策略要可操作,然后执行力要强,层级要少,奋斗精神要足,做到年轻化、专业化、知识化。
业内人士指出,促销售、拓业务、控成本是上半年组织变革的三大推动力。行业进入存量时代,加速分化,房地产企业在竞争激烈之下求变。通过拓展新业务、新的区域占领更多市场份额。同时,精简组织、控制成本进行“节流”。未来变革将越来越频繁,更加灵活的组织架构、能力更多元化的稳定团队将是企业变革的主要方向。
今日思维 做好当下
经营之圣稻田和夫曾有三不问的信条:不问过去,空杯心态;不问将来,今日思维,不问苦难,信念至上。
稻田和夫说,优秀的企业不会担心久远的将来,因为未来是立足于今日的,如果我们把眼前的事情做好了,做好当下,未来还会差吗?
杨铿说,有理想有梦想的企业才能走得长远。
蓝光发展CEO迟峰说,公司短期的业绩和长期主义的关系,这个不矛盾,是一致的。不管多么的长期主义,把现在的事做好,然后才是明年、后年。每一个短期的目标达成之后,一步一个脚印,才有后来。
这正是殊途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