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投入使用的光伏电站、茁壮成长的花椒树苗、环境优美的排排新居……时隔一年半,当记者再次走进蓝田县三官庙镇龙门村,这个山沟里的村庄再一次向我们展示了它的美丽嬗变。
村民喜迁新居
刮风下雨不再愁
“自从我和老伴搬到新房里,心里踏实多了。”66岁的庞撑高兴地说。在她家的墙上,悬挂着两张家人在沟底老房子前的合影。记者看到,充满年代感的土房子基本没有安全性可言。“老房子一刮风下雨就操心,又在沟底下,年纪一大想上到岭上太难了。现在好了,村上和工作队帮我们盖了新房子,我们搬上来住,舒坦放心!”
龙门村属于岭、梁、沟壑地带,全村469户1809余人分散在13个组居住。由于“坡大沟深”,龙门村长期缺水、交通不便、发展缓慢,相当长一段时间都被称作“十里烂龙门”。如今,“烂龙门”早已成了过去式,整齐划一的崭新楼房、丰富多彩的墙体农民画、通村入户的自来水……新建成的岭上新村已然蕴藏着美丽与幸福。
龙门村党支部副书记韩红牛介绍,为了解决沟底居住环境差的问题,龙门村实施了“沟底搬迁”工程,一期于2018年建成,35户村民搬至岭上,二期于2020年7月建成,53户村民住上新房。
让人眼前一亮的是,在二期工程入口的墙面上,画有一个龙门村的标识。标识以写意龙为主体,整体呈圆形。“这条龙代表龙门村,圆形寓意着龙门村的人们生活幸福圆满。”韩红牛告诉记者,除了把这个标识作为龙门村的一个代表,让来往的人们看到龙门人的新生活,未来他们还计划在推广龙门特色农产品时,把标识印在外包装上,打造龙门品牌。
发展三大产业
“鼓”了钱包奔小康
“目前,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共104户395人已全部脱贫。”龙门村第一书记张喜波告诉记者,经开区的28户结对帮扶贫困户人均年收入由2017的3595元,提升到2020年13584元,增长了2.8倍,年增长率56%。
是什么让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了?2017年,在经开区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龙门村成立村集体经济组织“龙门村股份制经济合作社”,下辖西安龙门新农村建设有限公司,发展光伏电站、扶贫羊场、花椒园三大集体产业,推进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为核心的“三变”改革。
冬日,尽管山坡上的花椒树绿叶不在,但丝毫不影响它们孕育来年的希望。“目前,龙门村累计种植75.5亩花椒园,预计三年后产生收益。”张喜波介绍,花椒园的农作事宜优先使用本村劳动力,目前已带动劳动力46人。
2020年11月,龙门村在2018年的100千瓦光伏电站的基础上,新建了100千瓦光伏电站。这200千瓦光伏电站将给龙门村带来每年约13万元的收益。此外,龙门村集体奶山羊养殖场从2018年开始,每年能给龙门村带来13.7万元收益。
“分红的钱越来越多,我自己的日子也越来越红火!”村民刘锋利说,2020年底,他领到了3080元的分红资金。
定制饲养模式
致富路上越走越稳
时隔一年半,记者再次见到龙门村的“脱贫先进”庞军社,他的羊群比去年壮大了,山坡上还多了一群毛色油亮、活泼健硕的土鸡。
从驻村工作队队长常新举的口中,记者得知,新增的鸡群是通过定制饲养模式开展消费扶贫的成果。“经发集团领导牵头与村民签订饲养合同,向村民孟春盈定制黑土猪2头,支付定金6000元,向庞军社定制土鸡100只,支付定金2000元。”常新举介绍,村民进行纯粮饲养,最终集团以高于市场同期的价格进行回购。
“没有定金我连猪圈也修不起来。”在孟春盈的猪圈旁,她真情流露,“这样子我们养起来没负担、没顾虑,也不愁销路。”“我这些鸡最后能挣下三四千块钱呢!散养着的鸡还能帮我的花椒林除虫,鸡粪也能当作饲料。”庞军社告诉记者。
“脱贫攻坚不仅是帮助贫困群体脱贫致富,也要牢牢守护好脱贫成果,防止返贫。”常新举表示,下一步,龙门村将在壮大基层党组织的基础上,强化攻坚力量,持续深入开展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消费扶贫,强化集体产业增收带贫益贫长效机制,全面夯实扶贫成效,巩固脱贫成果。
(记者杨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