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市工人医院是一所秦皇岛市卫健委直属的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医院现设有床位480张,职工503人。近年来,在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中,医院始终把社会效益摆在首位,把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来完成,各项管理向控费聚焦,做到了镜头不换、精力不散、力度不减,多措并举、确保实效。2020年患者住院次均住院费用为8224元,较2019年8623元下降1.4%,较全市10家市直医院平均住院次均住院费用下降12.5%。
明确责任、汇聚合力,形成齐抓共管格局
1、提高政治站位,摆上重要位置。医保基金是百姓的救命钱。控费的成效直接关系到医改的成败,更关系到广大患者的切身利益。我院坚持把控费管理纳入医院全面目标管理,主动适应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调整管理重心,努力实现“三个转变”。即:由过去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从盲目追求规模扩张向提高医院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能力转变;从注重医疗收入向突出医院公益性转变;坚持把之作为“一把手”工程,院长亲自研究部署、亲自制定措施、亲自盯问题整改,反复抓、抓反复。每年都要都要召开全院性的医保控费动员大会,层层签订责任状,并将控费成效纳入对临床科主任目标考核、绩效考核。坚持多种形式组织全员职工深入学习省、市医保局工作精神,要求做到“三要、三不、三清楚”即:要算政治账,不打小算盘;要重长远利益,不看眼前得失;要主动适应,不要左顾右盼。清楚医保工作的重点和要求、清楚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的必要性,从而统一了思想,形成了共识。
2、压实落实责任,实现齐抓共管。医院成立了控费管理领导小组,制定了控费实施方案,明确院长和临床科主任为控费第一责任人。通过建队伍、明责任和建机制确保控费措施落地见效。建队伍就是每个临床科室都要设立一名“医保控费专员”,定期培训,组织开展科室互查;明责任就是明确相关职能部门的各自职责。医保科负责对各项医保控费指标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和对策;医务科负责不断规范诊疗行为、开展用药合理性评价、推行临床路径;药剂科负责对全部药品实行动态监控,落实超常使用预警和限额采购;器械科负责医用耗材日常动态监控和强化管理;信息科负责统计各项医保数据统计汇总;监察室负责对重点科室和临床医师执纪问责。建机制就是坚持每月召开全院讲评会,讲指标、讲问题、讲整改,做到问题与科室见面,措施具体有效。
3、注重建章立制,强化绩效引领。坚持建立院科两级控费体系,做到了控费指标分解,层层传递压力。先后建立了控费目标管理责任制、医疗费用定期通报制、监测预警制、超费约谈制和集中讲评制等一系列控费管理制度和措施。特别是院长坚持每月讲评会亲自点评,突出问题导向,并运用PDCA追踪问效,确保了控费措施落到实处,控费管理稳步推进;坚持以绩效管理为引领,不断激发控费的内在动力。医院全面修订了绩效管理办法,将门、急诊均次费用、住院均次费用、药占比、耗材占比、基药占比、“4+7”带量采购药品使用占比、检查检验占比、疑难危重诊治能力和开展三、四级手术的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等作为主要绩效考核指标,并增加绩效总额投入,让广大医务人员获得实惠,充分调动了医务人员控费积极性。
多位一体,严管细抓,全面规范诊疗行为
1、强化药品动态监控。积极适应医保支付方式按分值付费转变,医院严格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成立了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诊治领导小组,制定了药品动态监控和超常使用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药品动态监控考核的决定、辅助药品和中药注射液管理办法,并配套建立了临床用药动态监测、跟踪监控、超常预警、集中讲评、不合理用药公示、警示谈话、绩效考核、医德考评等一整套管理制度;医院明确了全院60个重点监控品种,细化了药占比、医保限制用药使用占比、抗菌素使用占比、40元以上贵重药品使用占比、辅助用药占比、中药注射液占比等12项监控指标。坚持紧盯辅助药品、营养药品、抗菌素和医保限制用药使用管理,严格抗菌素专项治理,严格控制辅助用药和限制用药使用。医院制定了辅助药品管理办法,规定一般科室使用辅助用药品,单个品种不准超过14天,两个品种连续使用不能超过10天,除ICU外,其他科室严禁使用3个品种;坚持每月采取处方点评、外请锦州医科大学药学部专家抽查病例进行用药合理性评价、全院集中点评等多种方式,实现了对每个临床科室、每个药品品种和每位临床医师监控全覆盖和一体化评价。针对用药中的问题做到了五个见面:即见科室主任、见责任医师、见药品品种、见具体病例、见绩效考核。通过多措并举,2020年全院药占比24.9%,较2019年同比下降0.7%。其中,基本药物占比49.46%、医保限制用药药品占比15.7%、抗菌药物占比10.47%、国家重点监控辅助药品占比0.5%、秦皇岛市20种重点监控药品占比3.7%。
2、严格耗材使用管理。 卫生耗材管理直接关系到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的成效。为此,医院围绕“控、管、降、准”四个方面下功夫,努力降低耗材在医疗费用的占比。“控”就是严把入口,严格控制高值耗材进入医院。医院制定了进一步规范和加强高值耗材采购管理办法和关于低值医疗耗材招标采购管理办法,对新型贵重、医保不能报销且临床使用效果不佳的品种,坚决禁止采购。对使用量大的如精密注射器、外科止血纱布等严格限量采购;“管”就是全面加强各类耗材的使用管理,对临床科室实行全面监控。对使用金额大的口腔科、骨科、手术室、眼耳鼻喉科等科室重点加强动态监控,本着“三能三不”原则,即能用国产的不用进口的,能用低值的不用高值的,能用医保报销的不用患者自费的,合理使用。对高值耗材必须严格执行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降”就是搞好价格谈判,降低耗材采购价格。医改后,医用胶片、试剂和骨科内置物等卫生耗材采购价格平均降价15%左右;“准”就是全院推行二级库管理模式,运用信息化技术,对耗材采购计划、使用和库存等环节实现精细精准管理,百元耗材占比逐年降低。2020年百元耗材占比12.7元。
3、强力推进临床路径。针对医改后医保支付方式的转变,大力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和单病种质量费用综合管理。制定了临床路径管理办法和临床路径评价机制,充分把信息化技术融入到管理控制中,安装了临床路径信息化管理系统,并多次组织管理人员到北京、贵州、辽宁等地学习先进经验,依据国家诊疗规范、临床操作指南并结合医院实际,进一步细化实化了我院临床路径病种范围、路径和评价标准;坚持加强对临床医生的培训,并明确了激励政策,每开展一个新病种奖励科室300元,奖励医生50元,有力的推动了工作开展;坚持不断规范医务人员诊疗行为,紧盯路径追踪变异病种,及时采取措施,优化路径流程,推进临床路径管理持续改进提高。特别是围绕整体控费,打好“组合拳”,以骨科为试点,积极推行多学科联合诊疗,探索将中医、康复等诊疗技术纳入到临床路径管理之中,既优化了路径又提高了诊治效果。2020年开展临床路径118个病种,入组率78.1%,入组完成率89.4 %,占出院病例的人数45.5%。平均住院日为7.8天。
注重创新、严格执纪,提高患者就医感受
1、强力推进技术创新。积极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大力引进优质医疗资源,让广大患者足不出“区”,享受优质医疗服务。坚持以微创技术方向,推进技术创新。与北京29家医院开通了远程会诊系统;与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成立了秦皇岛脑脊髓肿瘤治疗中心;与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合作成立了泌尿外科微创治疗中心,与北医三院、北大人民医院、积水潭医院、中国科学院肿瘤医院等广泛开展技术协作,低温等离子手术、输尿管镜、关节镜和椎间孔镜等微创技术得到广泛开展。2020年医院三、四级手术率为37.9%。
2、致力提升就医感受。坚持以“方便、快捷、安全、有效”为重点,积极推进落实进一步改善服务提升计划。坚持与创建全国文明城相结合,不断优化了就医环境和就医流程。积极开展诊间结算,并完成患者自助服务大厅和门诊服务大厅建设,实现了患者服务多功能整合,一站式服务。完成了患者手机APP移动平台建设,实现了预约挂号、检查检验结果查阅、支付缴费、就诊指导等功能;推出了为患者提供更多停车位,缓解停车难;每季利用双休日举行一次京津冀知名专家大型义诊活动;利用健康大讲堂、社区义诊、孕妇学校等形式开展健康促进教育,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深化与麦豆医生合作,增设麦豆医生专家诊室,落实“名医到家”,让患者足不出区,享受知名专家服务;积极推进分级诊疗,与29家签订了双向转诊协议,搭建了双向转诊信息平台,实现了远程会诊。2020年共收到表扬信53封、锦旗51面,拒收“红包”34人次,计2.25万元。医德医风建设得到辽西地区和关城群众的高度认可。
3、严厉打击欺诈骗保行为。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深入开展打击欺诈骗保活动,集中时间开展规范医疗行为专项整治,以挂床住院、冒名顶替、串换医保目录、合理收费、合理检查、合理诊疗等为重点,组织科室自查自纠、医院开展专项督查和不定期抽查强化整治。为巩固成果,医院进一步建立健全了监督约束机制、问责机制。在控费中,医院注重各项监测和考核结果的延伸运用,实行医保科、医务科与纪委监察室协调联动,坚持把药品超常使用、乱检查、乱收费、不规范诊疗和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等作为执纪问责的重点,制定并实施了“三级约谈”制度。对科室药占比居高的临床医师、重点监控药品第一次进入前五名且存在不合理用药行为的,由主管院长、监察室主任对责任医师进行一级提醒约谈;对连续两次存在用药不合理的医师或整改不利的科主任,由主管院长、纪委书记监察室主任对科主任和责任医师进行二级约谈;对累计3次不合理用药的主管医师和科主任由党委书记、院长、纪委书记、监察室主任进行三级约谈;对累计4次以上的给予全院通报批评和处理,取消评先平优资格;对累计5次以上的给予诫勉谈话或党纪处分,医师采取下岗培训,暂缓职称聘用一年、降低职工待遇,限制处方权半年的处理。从而保证了医保制度措施的落地,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作者:李志国;信息员: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