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
日前,一位微博博主曝光了一起疑似婴儿护肤品引发“大头娃娃”的事件,引起网友热议。为了不使用激素药品,不少新手爸妈喜欢购买号称无激素的护肤“神药”。然而,“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不少所谓的“神药”其实违规添加了激素,却披着“消”字号的外衣,在市场上大行其道;这些“神药”未经药品监管部门审批,未经临床验证,安全隐患很大。(1月10日《新华每日电讯》)
父母难阻“黑心面霜”罪恶之手
5个月大的婴儿,还未曾感受到这个世界的美好,就遭受到了深深的伤害。看到这一切,不由得使人既惊且怒,以“特护”“抑菌”为名的婴幼儿产品,是如何变成荼毒孩子的凶手的?孩子本应该生活在重重保护下,但是却屡屡成为不法商家和劣质产品伤害的对象。父母虽然极尽全力想要为他们带来更好的生活,但却难以阻止那些暗处伸出的罪恶之手。“救救孩子”既是泣血的控诉,更是愤懑的谴责。【详细】
大多数人都有这样的常识:使用激素类药品的患者,最明显的特征是肥胖,特别是脸部臃肿。鉴于激素类药的副作用,医生都会慎用此类药品。可是,一些“消”字号的护肤品中,却含有违规的激素,对人体产生危害,如果是儿童护肤品中含有激素,造成的危害会更大。【详细】
同是检测报告 为何结果不同
孩子父母这一方出示的“检测报告”显示:两份送检样品中,氯倍他索丙酸酯的含量分别为31.1mg/kg、27.6mg/kg。据了解,氯倍他索丙酸酯属于糖皮质激素,通常用于药膏,在皮肤科用药中常见,事件中宝宝使用的面霜为消字号,不能添加激素到面霜里,如果添加一般都需要使用药字号,尤其是高剂量添加,绝不能出现在消字号产品中。【详细】
但涉事企业显示的检测报告则称,该产品不含激素、抗生素,同时向家长发来申明称,现市面上益芙灵欧艾牌抑菌霜/益芙灵多效特护抑菌霜均是公司正品,效果作用于常见的各类皮肤问题,该类产品内容物安全,不含激素,其第三方权威机构的检测报告均有无激素证明,该公司微信公号2019年5月7日已对检测报告做全部公示。
除了在微信公号公示过的那份检测报告,2020年12月,公司也送检过产品,检测报告也显示不含激素。同样是检测报告,为何结果迥然不同?让人难以理解的是,涉事企业声称自己的检测报告是权威的,可检测单位宁波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相关负责人却表示,当时该中心确实为涉事企业提供的样品做过检测,在样品中未检测出激素,但没有进行抗生素检测。且称,其检测报告仅涉事企业提供的样品负责,当时给出的检测报告也明确指出,仅供其单位研发内部使用,“这份报告是不能用于宣传产品性能的,因为我们负责的只是样品,而不是他们生产出来的产品。只有权威部门对产品进行抽检,由此生成的报告才能证实产品的性能。”【详细】
产品质量不能任由企业自说自话
产品检测的项目无疑是要全面的,检测报告无疑是要权威的,如此,才能证明产品的“健康”,才能让消费者放心。如果出示的检测报告,只是用来“内部展示”,这样的检测报告有什么用?又谈何“权威”?监管部门是如何看待涉事企业的检测报告?如果没有权威的检测报告,又如何能够放心让产品在市场上销售呢?【详细】
违规的儿童护肤品令人防不胜防,涉及婴幼儿生命健康,产品质量不能任由企业自说自话。在彻底查清此次事故真相的同时,有必要加强针对儿童护肤品的监督管理,而第一步就是严格“消字号”的审批管理,从源头把好产品质量关。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完善市场监管机制,加大执法部门的执法打击力度。【详细】
微言大义:
@麋鹿先生:每次都是出事了才调查,早就应该查查那些产品里面有没有激素。
@小鱼的笑:我们这边很多孕婴店也卖过这个产品。
@小老头和小木鸟:能不能再多查几家?这种婴儿用品的管控不应该是重中之重吗?
@宸宸宸妈楠楠楠张:我的天,母婴用品店为了赚钱真是丧尽天良。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想必大家对曾经的“大头娃娃”事件并不陌生,没想到如今类似的悲剧再次上演,令很多父母不寒而栗。为迎合家长的心理,某些产品在宣传时声称“纯天然”“无添加”,却昧心地添加激素,危害婴幼儿的健康。对待此类涉事商家,要依法对其进行行政罚款、停业整顿、吊销执照等处罚,让其付出高昂代价。此外,也要进一步规范“消”字号产品的适用类型和监管标准,从根源上消除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