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称为自动体外除颤器的AED(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是一种便携式医疗设备,可以通过电击除颤,挽救心脏骤停患者的生命。被称为“救命神器”的它看上去很专业,但实际自主性很强,经过简单培训即可上手。从打开设备盖子或电源按钮开始,就可按照语音提示和图示进行一系列“傻瓜式”操作。
据医学报告显示,中国每年发生心脏性猝死54.4万例,超九成发生在医院之外。有业内人士曾表示,救治心脏骤停病人,如果1分钟内实施心肺复苏,90%的病人可以救治回来;4分钟内实施心肺复苏,50%的病人可以救回来。因此,在机场、火车站、地铁站、商场、学校等公共场所配置AED极为重要。
与世界一些目前已经完成AED公共化配置的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AED普及尽管较晚,但可喜的是,自2016年开始多地出台了相应措施和法规,在提高AED公众场所配置数量的同时,进一步普及急救知识、动员社会救援参与意识,为让AED更好的发挥作用提供了保障,并且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AED覆盖率大幅提升 加强培训普及救援意识
据了解,云南今年将在全省公共场所配置AED累计达4800台,并培训志愿者累计4.8万人;而深圳已采购5500台,完成安装3500台AED,市民可通过小程序快速找到AED的位置;南京也已在主要公共场所实现了AED全覆盖;杭州则率先出台了《杭州市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器管理办法》,将AED纳入该市急救资源体系进行统一管理……
近些年,我国不断加强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建设,初步构建以省级急救中心为核心,市级急救中心为主体,县(区)急救中心为基础的覆盖城乡的省、市、县三级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在加强院前医疗急救制度建设、完善院前医疗急救网络布局、积极开展AED(自动体外除颤器)管理研究和应用等工作等方面,开展了不少工作。
2020年12月14日,深圳的涂先生突发心脏骤停倒地,路人见状立即对其进行急救,并用AED电击除颤;同日,家住福田区的钟先生,在小区楼下突然晕倒,被送到附近医院,医生使用AED进行抢救,两人均脱离生命危险。两人在同一日被AED挽救,央视新闻官方微博发表了“希望AED越来越普及,学习急救知识,关键时刻能救命”的内容。
有业内人士提出,除在公共场所大量铺设AED外,还要广泛普及急救知识及动员社会增强救援意识。只有让更多人在紧急关头“敢于上手”“熟练使用”,AED才能充分发挥应有作用。
其实,为鼓励善意救助伤病,在我国今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第184条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而在地方,杭州在出台的AED管理办法中,加入了“好心人条款”。
对此,杭州市卫健委医政医管与药物政策处副处长陶晶在接受央视新闻采访时表示,管理办法专门规定,救助人在紧急情况下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进行施救的时候,造成受助人损害的,依法不承担民事责任,也解决了救助人的后顾之忧。
另据媒体报道,在杭州市急救中心培训教室,学员们可以通过模拟人和训练机,学习心肺复苏术和AED的使用。杭州市急救中心主任张军根表示,目前AED培训主要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派急救人员走进警营、社区和学校去培训,还有一种就是受训人员到急救中心培训基地来接受培训。
“主要培训对象是公安的干警、消防、保安,还有学校的老师和学生,车站、码头、公共交通场所人员密集的一些工作人员,景区的导游,还有社会公众,平均每年大概培训30万人左右。”张军根说。
该报道中介绍,杭州市急救中心将按照每一台AED至少培训十人的目标进行培训,红十字会和急救中心下属的培训基地将在三年内对全市30%的常驻人口进行AED使用和相关急救技能进行培训,杭州市民接受培训十分踊跃。
我国AED可自主研发 国内市场成长迅速
随着AED在我国得到大力推广、配置数量大幅提升,是否意味着它的发展已日趋成熟?当初在研发生产时,我国的生产企业又遇到了哪些困难,目前对于AED的研发,在国际上处于什么水平呢?对于这一系列问题,迈瑞医疗中国区AED营销管理部总监胡彬进行了详细解答。
“严格地讲,目前我国AED发展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但值得自豪的是,在生产研发上,我们不仅具有自主独立研发能力,而且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生产平台,我们的AED产品已经达到或超过世界先进水平。”胡彬说。
他还表示,AED机器虽小但涉及到的技术很多。迈瑞医疗在2013年进入中国PAD(公共电除颤)市场时,既要避开国外的知识产权封锁,又要打破技术壁垒垄断,只能依靠自己组建的专业团队进行研发。现在,我们不仅拥有自己的产品,更拥有了产品国家标准,这对于产品更新换代、基础平台建设等方面有很大推动作用。
谈到逐步推广AED的具体措施,胡彬提出,由于我国在PAD起步较晚,迈瑞根据我国当时市场的AED普及情况制订了详细计划。由于当时我国对于急救知识的普及率较低,为产品设计了7寸显示屏,操作者能在开机后接受快速引导,通过动画和语音提示完成整个急救过程;在开展AED捐赠活动的同时,积极协同行业协会和媒体进行推广,让更多人了解AED;还与红十字会等单位组织急救知识培训,颁发专业急救资格证书。拿证比例按照每台机器1∶10的比例计算,目前已约有几十万人持有证书。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生产的AED目前已在公共场所成功挽救了60位患者的生命。
“我们从2015年开始销售,2015全年销量只有几百台,2016年仅仅销售了1千多台,而2019年的销量超过了1.2万台,到2020年完成的销量已超过了25000台。”胡彬表示,成倍增长的销售数据,可以让人感受到我国AED市场在迅速成长。
管理方便快捷 有利于院前急救体系发展
对于AED设备管理,迈瑞国内AED市场经理孙业军表示,目前可通过远程系统平台进行。
“我们的AED基于物联网设计,机器每天会通过自检,将自检数据传到平台上,如果发生故障,平台会发出预警或报警通知设备管理员。同时,在平台上还可以看到每台设备的状态,包括设备状态、电池电量、电极片有效期、设备位置是否发生变化以及设备的信号强弱等。”他说。
“我们的产品从开机到放电准备完成只要7秒钟,做到每秒必争,遵循时间就是生命的救助法则;充分考虑到我国的复杂的地理和气候环境状况以及使用场景,设备的工作温湿度、跌落高度、海拔高度、防水防尘等级、转运能力等可靠性能指标都按照行业最高等级设计,完全满足在我国各地使用;当设备的电极片一旦贴到人身上,设备具有的实时反馈功能,会自动向所有急救人员拨打电话,向他们救助,大大提高了急救效率和质量。”孙业军说。
据孙业军介绍,但凡机器有问题,设备管理员会收到电话或短信提醒,不需时刻盯紧平台。所有平台上的AED设备都有电子围栏,一旦偏离原来位置,系统会及时发出通知,既便于设备归位也利于防盗。电池有5年寿命,电极片有效期也是5年,超长的耗材使用年限也大大降低了维护成本。
“管理平台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与120急救系统进行了整合联接。120调度系统接到急救电话后,会根据被救护者的位置,要求管理人员将AED送过去,便于被救护者尽快用上机器。”他说。
最后,对于AED开展的工作,胡彬表示,我们正在配合相关专业化委员会和标准委员会,制定AED城市铺设标准,同时也在完善城市公众急救体系的建设标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些标准就会推出。也希望能有更多企业和专家,与我们一起推动我国的院前急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