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市农科院的团队来村里指导,种的魔芋亩产达4000余斤,加上一代种、二代种魔芋,算下来亩产值达1.8万元左右。种魔芋已经成了村民们巩固拓展脱贫成果的好路子、好办法!”1月16日,提起村里的产业发展,四川省攀枝花市盐边县国胜乡大花地村村民组长候文朝一脸笑容。
大花地村地处大山深处,海拔2000余米,地理位置偏僻,再加上地形条件复杂,交通不便,产业发展面临不少困难。在当地多部门的帮扶下,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强起来,并逐渐形成了以青花椒、魔芋、桑蚕为主导的种植业。目前,大花地村已有110户村民种植魔芋,种植面积达3000余亩。
“目前全市有167万余亩核桃、芒果、板栗等林果产业,还有748万余亩森林,发展林下产业的潜力巨大。”攀枝花市农林科学研究院高级农艺师滕志说,全市70个脱贫村虽全部实现了脱贫,但大多都地处边远,土地贫瘠,耕地稀少,产业发展大多比较单一。要保持可持续性发展态势,必须提高土地利用率,发展特色林果产业,让“一土生多金”。“魔芋在农业、医药、纺织、化工、建筑装修等领域有巨大的消费市场。很多贫困村林地覆盖面积较大,气候宜人,为种植魔芋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滕志说。
如今,攀枝花市的魔芋种植面积达1万余亩,魔芋种质资源圃、魔芋引种观察基地已初步建成,还引进了花魔芋、白魔芋和珠芽魔芋三个品系。滕志说,团队正在联合省内外力量创建攀枝花魔芋产业“科研—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良性循环耦合系统,让“土疙瘩”稳住脱贫成果。
吴晓龙 唐子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