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娜 实习记者 王婷妍 报道
继2020年6月4日烟台市监察委员会发布公告称,烟台市再担保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烟台银行原行长)石学东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烟台市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后,此事于近日有了结果。
2021年1月20日,12309中国检察网发布《招远市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原烟台银行行长石学东受贿、违法放贷款一审审判》。公告显示,日前,由烟台招远市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原烟台银行行长石学东涉嫌受贿罪、违法放贷罪一案经法院一审判决,以受贿罪、违法发放贷款罪合并判处石学东有期徒刑十三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七十万元。
据了解,这并不是烟台银行第一例高管贪污落马。烟台银行自成立以来,共有四人担任过董事长职位,然而除了现任董事长之外,前三位董事长均被查。
而烟台银行在高管频频落马的情况下,其发展情况和盈利能力也受到了一定影响。
烟台银行原行长被审判
1月20日,12309中国检察网发布《招远市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原烟台银行行长石学东受贿、违法放贷款一审审判》。公告显示,日前,由烟台招远市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原烟台银行行长石学东涉嫌受贿罪、违法放贷罪一案经法院一审判决,以受贿罪、违法发放贷款罪合并判处石学东有期徒刑十三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七十万元。
2020年6月4日,烟台市监察委员会消息,烟台市再担保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烟台银行原行长)石学东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此后,"烟台纪检监察"微信公众号于2020年8月25日发布消息称。经查,石学东违反政治纪律,对抗组织审查;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廉洁纪律,违规收受礼金;违反组织纪律,不按规定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在职工录用中为他人谋取利益并收受财物;违反廉洁纪律,违规从事营利活动、为亲属经营活动谋取利益。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并收受财物,涉嫌受贿犯罪;违反国家规定发放贷款,数额特别巨大且造成特别重大损失,涉嫌违法发放贷款犯罪。
"烟台纪检监察"还表示,石学东身为党员领导干部,严重违反政治纪律、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组织纪律、廉洁纪律和国家法律法规,并涉嫌受贿、违法发放贷款犯罪,且在党的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石学东丧失理想信念,背弃初心使命,性质严重,影响恶劣,应予严肃处理。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等有关规定,经中共烟台市纪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并报中共烟台市委批准,决定给予石学东开除党籍处分;由烟台市监委给予其开除公职处分;收缴其违纪所得;将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所涉财物随案移送。
石学东于2014年3月11日被山东烟台银保监分局核准烟台银行行长任职资格。烟台银行2019年年报称,石学东同志不再担任本行党委副书记,不再推荐石学东同志担任本行董事、行长职务。
高管频频落马
据了解,这并不是烟台银行第一例高管贪污落马。烟台银行自成立以来,共有四人担任过董事长职位,然而除了现任董事长之外,前三位董事长均被查。
公开资料显示,1997年9月至2001年10月,烟台银行第一任董事长于行成于行成先后13次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29万余元,2003年5月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
其后接任的第二任董事长庄永辉曾卷入一起轰动一时的"烟台银行票据案"。2012年2月,时任烟台银行胜利路支行行长的刘某宁将4.36亿元的巨额银行承兑汇票取走后外逃。事发后,烟台市成立专门小组查办此案,时任董事长庄永辉、副行长李永平、小企业贷款部负责人赵俊义等30余人或落马或被调查。
在2013年1月的烟台"两会"上,时任烟台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李建新作检察院工作报告时曾提到,该院"依法查办了烟台银行原董事长庄永辉、原副行长李永平等涉嫌特大受贿和贪污、挪用公款案"。
2012年6月烟台银行临时股东大会决定正式免去庄永辉董事长一职。此外,大会还审议增补三位新董事,分别为董事长叶文君、行长孙才厚,以及恒生银行首席风险官邓鼐斌。
而"临危受命"的新任董事长叶文君并没有选择担负起自己的职责,反而选择了前两任董事长的道路。
2019年7月,叶文君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2019年12月,经中共烟台市纪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并报中共烟台市委批准,决定给予叶文君开除党籍处分,按规定取消其相应退休待遇;收缴其违纪违法所得;将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所涉财物随案移送。
近年盈利乏力
公开资料显示,烟台银行时1997年11月经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批准,在烟台市区12家城市信用社基础上组建成立的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注册资本26.5亿元。
被查的原行长石学东2016年曾表示:"我们希望能用三年时间跻身全省城商行前五名,用五年时间位列前三名。"2019年就是第三年了,烟台银行却不尽人意。截至2019年末,该行的各项指标及数额均低于同规模同行业的银行。
截至2020年9月末,烟台银行资产总额1103.67亿元,较年初增长6.29%;负债总额1041.84亿元,较年初增长6.6%;净利润1.88亿元,同比下滑2.59%;营业收入16.18亿元,同比增长8.38%,可谓增收不增利。
据该行历年财报显示,该行近三年盈利乏力。2017年净利润4.65亿元,而2018年净利润2.05亿元,较2017年下滑55.92%;2019年净利润2.06亿元,较2018年增长0.49%,稍有增长,但远不及2016年的4.6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