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下称《纲要》),这是一张规划期为2021至2035年、远景展望到本世纪中叶的蓝图。
根据《纲要》,到2035年,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实体线网总规模将达到70万公里左右,实现国际国内互联互通、全国主要城市立体畅达、县级节点有效覆盖,有力支撑“全国123出行交通圈”(都市区1小时通勤、城市群2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和“全球123快货物流圈”(国内1天送达、周边国家2天送达、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达)。
北京交通大学中国交通运输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欧国立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是推进交通强国建设的起始之年,《纲要》印发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件强调要通过构建完善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加快建设高效率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完善面向全球的运输网络优化等措施优化国家综合立体交通布局。推进各种运输方式统筹融合发展,推进交通基础设施网与运输服务网、信息网、能源网融合发展,推进区域交通运输协调发展,推进交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实现综合交通统筹融合发展。
根据《纲要》提出的目标,到2035年,铁路20万公里左右,公路46万公里左右,高等级航道2.5万公里左右。沿海主要港口27个,内河主要港口36个,民用运输机场400个左右,邮政快递枢纽80个左右。
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中最为关键的线路将会构成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成为全国区域间、城市群间、省际间以及连通国际运输的主动脉,是支撑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的主轴线,也是各种运输方式资源配置效率最高、运输强度最大的骨干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