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科学研究报告》发布
我国老百姓的营养现状怎么样?五大核心问题披露
2021年2月25日上午,中国营养学会发布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科学研究报告(2021)》(下称《报告》),同时就《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修订工作进展进行了介绍。膳食指南到底是做什么用的?《报告》跟膳食指南到底是什么关系?我国居民目前的营养状态怎样?关于这些问题,会上专家都给予了解答。
我国居民的营养状况明显改善
膳食不平衡、高油高盐摄入仍存在
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所长丁钢强代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科学报告工作组发言时,首先表达了一个基本结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居民的营养状况和体格明显改善。《报告》指出,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的营养保障和供给能力显著增强,人民健康水平持续提升,人均期望寿命从35岁提高到77.3岁,居民营养不足与体格发育问题持续改善,主要表现在居民膳食能量和宏量营养素摄入充足,优质蛋白摄入不断增加,居民平均身高持续增长,农村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显著降低,这些都是食物供应充足、膳食质量提高的主要贡献。
而说到问题,主要有下面五个方面:
一是膳食不平衡的问题突出,成为慢性病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高油高盐摄入在我国仍普遍存在,青少年含糖饮料消费逐年上升,全谷物、深色蔬菜、水果、奶类、鱼虾类和大豆类摄入普遍不足。
二是居民生活方式明显改变,身体活动总量下降,能量摄入和消耗控制失衡,超重肥胖成为重要公共卫生问题,膳食相关慢性病问题日趋严重。
三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食物结构有待改善。农村居民奶类、水果、水产品等食物的摄入量仍明显低于城市居民,油盐摄入、食物多样化等营养科普教育急需下沉基层。
四是婴幼儿、孕妇、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的营养问题应得到特殊的关注。
五是食物浪费问题严重,居民营养素养有待提高。
丁钢强在现场也建议大家,在日常的饮食安排中,要把食物多样放在第一位,多摄入全谷物、蔬菜、水果、蛋类、海产品、奶类、豆类和坚果等食物,减少盐、油、添加糖和酒精等食物的摄入。
有90多个国家(地区)有“膳食指南”
其中有十个关键词是“全球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