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财经3月12日讯(记者 郭伟莹) 2021年全国两会已经闭幕,但养老等热点话题仍然值得关注。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促进医养康养相结合,稳步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
多年来,保险业一直在积极探索布局康养生态,目前已有十余家保险机构投资建设养老社区,先后有数十个项目落成。例如,泰康集团旗下的泰康之家、大家保险集团旗下的首厚大家、太保集团旗下的成都国际颐养社区等。
但实际上,养老产业的发展仍然任重道远。根据大家保险与数字100两会养老主题联合调研显示,54%的子女倾向自己照顾父母养老;仅有8%的子女选择父母在养老机构养老,而其中选择父母入住私立养老机构的比例仅占2%。此外,从调研结果中还可以看出,选择家里没人照顾才让父母入住养老机构的子女比例高达82%。
除养老观念亟待提升之外,养老服务标准参差不齐也是制约我国养老产业发展主要难点。从调研结果可以看到,子女不选择养老机构的原因中,与养老机构的基础设施条件和服务水平相关度较高。其中,饮食差占比32%、条件脏乱差占比34%、护理人员年龄偏大占比12%;照料不细致占比54%、医疗护理水平差占比34%、担心工作人员虐待占比45%、担心养老院娱乐活动少无法满足精神需求占比29%。
而在今年的两会期间,众多代表委员也对养老问题的发声有了新内涵,指出养老不仅要“老有所养”,还要全社会多方共同参与,实现高质量养老、差异化养老。
业内人士指出,对于保险业来说,目前已逐步摸索出保险与康养服务的嫁接模式,将过去单纯的“现金”给付,演进为“现金+服务”给付。消费者通过购买指定的保险产品,既可以提前做好财务规划和风险分散,又可以锁定优质的康养服务资源,实现无形保障与有形服务的有效融合。
大家养老保险总经理贺宁毅表示,面对百万亿级的养老市场,对于养老这样的民生大事,我们不能跑马圈地、追求短期利益,而要做到重服务、重长远、特色化经营,为各种收入人群在长寿时代提供适合的商业养老产品和服务。
大家保险集团总精算师兼大家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精算师邹辉认为,保险公司要在四个方面积极作为。首先是创新产品。解决养老保险问题的关键在“供给侧”,而“供给侧”的关键是产品的真正适销对路。既要产品设计上对准真实需求,产品定价上考虑允许浮动利率,也要适当提升养老金资产中权益投资比重,提升养老产品回报,抵抗长期通胀,物有所值。其次是专业化的服务。老龄化社会的养老需求不单纯是产品,更呼唤由专业的机构和服务团队所提供的与之匹配的优质服务。第三是品牌。最后是科技赋能。数据驱动等技术不仅可以实现对客户需求的精准把握,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还可以解决产品同质化、监管难等问题。
泰康保险集团副总裁、泰康在线CEO刘大为建议,充分发挥保险业,特别是互联网保险的作用。将保险作为支付和连接手段,鼓励保险公司建立自有医疗健康和养老的服务能力,鼓励保险与医疗健康机构数据互联互通,与社会的医养服务资源形成良性互补,形成保险和服务结合的新生态,一方面为民众提供对抗风险的金融和服务综合解决方案,另一方面发挥保险对医疗、药品、健康管理、养老等行业的撬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