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管变成纸质的,超市购物袋变成了可降解的环保袋……今年1月1日起,我国正式实施“禁塑令”,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正在远离我们的生活。在全国“禁塑令”实施前一个月,海南正式以立法形式开始实施全域“禁塑”。全域“禁塑”难度有多大?实施效果又如何?经济日报记者近日进行了调查。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加强塑料污染全链条防治。今年1月1日起,我国正式实施“禁塑令”。在全国“禁塑令”实施前一个月,2020年12月1日,海南正式以立法形式开始实施全域“禁塑”。
我国早在2008年6月就开始实行“限塑令”。在此之前,我国城乡居民每天买菜要用掉10亿个塑料袋,塑料袋使用量年均增速一度超过20%。“限塑令”实行之后,塑料袋使用量年均增速下降到3%以内,主要商品零售场所塑料袋使用量年均减少20万吨。塑料制品使用量在减少,但规模依然庞大,治理“白色污染”形势严峻。
向“白色污染”宣战,海南于去年12月1日起全面禁止销售和使用2大类、10小类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海南为何率先实行全域“禁塑”?效果如何?
为何要“禁塑”
“限塑”效果未达预期,作为定位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海南,“禁塑”势在必行
全域“禁塑”是块硬骨头。
在实施全域“禁塑”之前,海南从2008年10月就开始实施《海南经济特区限制生产运输销售储存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规定》,全岛进入“限塑”阶段。
“限塑”之初,确实取得了一定成效。根据2009年海南省人大常委会执法调研结果,超市有偿使用的塑料袋用量减少了20%至50%,垃圾场塑料袋使用数量减少两成以上。
然而“限塑”十年后,效果却并不如预期。一项数据显示,2017年海南每天一次性塑料袋的使用数量,比“限塑”规定实施前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大幅度增加,从110万个增长到320万个。全省每年使用塑料制品约12万吨。岛内各大商超售卖的一次性塑料袋价格从0.05元至0.1元不等,消费者图省事,大量购买使用。尤其是在农贸市场,顾客还在挑菜,薄薄的塑料袋已经被摊主放到面前,免费使用。
“在‘限塑’阶段,无论是政策补贴、税收优惠、付费使用等经济杠杆,还是行政管理、行政处罚手段,效果都不理想。”海南现代管理研究院院长王毅武告诉记者,“限制”并不等同于“强制”,欠缺力度。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海南最强优势和最大本钱,必须倍加珍爱、精心呵护。2018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发布,确定海南的战略定位之一是“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提出要“全面禁止在海南生产、销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袋、塑料餐具,加快推进快递业绿色包装应用”。
海南“禁塑”势在必行。“‘禁塑’是海南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标志性项目之一,是保持一流生态环境的现实需要,也是海南作为岛屿省份保护海洋环境的必然选择。‘禁塑’涉及各行各业、千家万户,要步步为营、稳扎稳打,把各项工作做实做细做好。”海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沈晓明说。
“禁塑”禁什么
海南将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袋、餐具2大类和10小类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都纳入“禁塑”范围
农历春节前,记者在海口市创新农贸市场、鹏辉商业广场等地随机采访了10余位市民,他们纷纷表示支持和理解“禁塑”工作,认为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在被问及“禁塑”禁些啥时,大家的答案也几乎一致:“塑料袋”。
其实,海南“禁塑”禁的不单单是塑料袋。2020年,海南发布了《海南省禁止生产销售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名录(第一批)》(以下简称《名录》),以负面清单形式明确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的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种类,“禁塑”禁些啥,都在《名录》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