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十四五”规划纲要在“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一章中明确指出,要“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如何将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在办学实践中落地,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面临的重要课题。
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适应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培养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匹配的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近年来,我国整体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正处于转型升级阶段,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产业、高端制造业迅猛发展,迫切需要职业教育供给大批高技术、技能人才。
“十三五”以来,我国建成了世界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目前全国职业学校共开设1200余个专业和10余万个专业点,基本覆盖了国民经济各领域,每年培养1000万左右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在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一线新增从业人员70%以上来自职业院校毕业生,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稳步提升。
与此同时,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特别是在适应性上还面临着不少挑战。比如,一些职业技术院校设的定位不合理,应用性特色不突出,片面追求“上层次”、向研究型院校靠拢;一些职业技术院校的专业设置滞后,传统型专业多、新型专业少,人才培养“慢半拍”,与市场需求没有精准对接。
教育部近日印发的《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为强化职业教育的适应性提供了一份解决方案。新版《目录》全面落实“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战略部署。例如,服务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面向9大重点领域设置对应专业,包括集成电路技术、生物信息技术、新能源材料应用技术、生态保护技术、海洋工程装备技术等。
从职业院校自身来看,提高适应性,就是要面向行业、企业,推进供给侧改革,提供更具用户体验的教育产品。应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将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按照行业、企业需求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不断提高产业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的满意度,充分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实现良性循环。
加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还需要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根据教育部规划,到2022年,我国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要占专业课教师的比重超过一半。要通过健全高等学校与地方政府、职业学校、行业企业联合培养教师机制,完善“固定岗+流动岗”教师资源配置机制,建立校企人员双向交流协作共同体等措施,培育一支覆盖重点专业领域的高素质、专业化的“双师型”教师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