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路径,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现形式,也是重要的政策导向。“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需要实施方案或“施工图”。什么是生态产品,如何核算生态产品价值,如何变成居民福祉或地方收益,正是实施方案或“施工图”的具体内容。
清新空气、清洁水源、茂盛森林、宜人气候……生态产品是维系生态安全、保障生态调节功能、提供良好人居环境的自然要素,它与农产品、工业品和服务产品一样,都是人类生存发展所必需的产品。生态产品本身就是有价值的。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要摸清家底,再分类施策。获取经济效益,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关键所在。只有找到有效的转化途径,才能保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现。从实际情况看,转化途径主要有政府调节、市场手段及政府—市场混合机制三类。
政府通过财政转移支付、以工代赈等方式,对从事生态建设的个人或集体予以经济补偿或补贴,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常见工具,比如植树造林补贴。
市场手段,是由市场提供生态产品,受益者按市场价格支付费用。比如,广告中的“负氧离子高达数万”是以“洁净空气”之名吸引旅客,消费者为旅游、森林康养等支付费用。这样做的好处在于,由市场决定生态产品的价格,而不必另行考虑“钱从哪儿来、用到什么地方去”等问题。
政府—市场混合机制,即有政府参与的市场机制或政府运用市场手段实现生态产品的价值转化,如政府参与森林碳汇市场、组织碳汇交易等。
为进入市场交易,要计算生态产品价值。比较成熟的核算方法有三种:一是直接市场法,如按照一定的方法学对森林碳汇的价值进行评估;二是替代市场法,先核算某一地方的生态产品价值,再类比到同类地区或产品的价值核算中;三是意愿调查法,就是通过对居民使用生态产品的支付意愿和支付强度进行调查摸底,并为生态产品的价值核算提供依据或提供参考。
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大实践,是提供更多更优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保证,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发展林下经济与旅游业、实施生态补偿等,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主要路径;消费者付费是通行原则,可以促进生态产品的保护、生产和供给;守护好绿水青山,才有金山银山,这则是其中的真谛。
(作者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