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马威日前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随着新冠疫苗接种取得进展,大部分大型跨国公司不再计划削减办公空间。
据了解,该项调查的参与者为500家销售额超过5亿美元的公司,涉及美国、中国、日本、德国和英国等11个国家和地区。结果显示,目前只有17%的CEO计划在疫情之后继续削减办公空间,而在去年8月的调查中,这一比例高达69%。
事实上,远程办公已走过了40多年的历史,主要形式包括居家办公、异地办公、移动办公、智能移动办公等。不过,这些探索大多伴随着不小的争议,始终无法成为主流。直至新冠肺炎疫情暴发,远程办公才终于迎来了发展机遇。如今,一切似乎又回到了以前的模样。支持者认为,经历了疫情大考的远程办公正在逐步成熟,这意味着企业可以适度削减办公空间,甚至彻底关闭办公室,员工可选择在任何国家、任何地点办公;反对者则认为,远程办公是工作的“畸变”,还是希望员工们能回公司上班。
远程办公的优势显而易见,阻断病毒传播途径只是其中之一。对于员工来说,远程办公可以节约通勤时间,选择更灵活的工作场景,还能提高幸福感。对于那些支持远程办公的公司来说,办公室租金降低了,公司的服务能力、业务覆盖范围也有望提升。毕竟,员工无论身在何处都可以工作,不同时区的远程工作者甚至可以让公司业务24小时不间断运转。此外,从社会层面上看,远程办公还可以减少碳足迹,并促进特殊社会群体和边远地区的人们就业。
反对远程办公的理由同样不少。第一,远程办公需要与公司的商业模式、行业特点、工作内容相匹配,不是所有工作都可以在家完成。第二,经验丰富、自我驱动力强的员工更适合远程办公,反之则不然。第三,上下级之间、员工之间面对面交流不可或缺,尤其是在需要头脑风暴的时候。第四,对于管理部门来说,如果远程办公成为主流,则需要更新相关政策。第五,远程办公会导致员工生活圈子缩小,更易产生孤独感。同时,工作和生活的边界也会越来越模糊。
综上所述,远程还是不远程,正在成为企业无法回避的选项。究竟如何办公更好,归根到底还是取决于企业经营效益最大化的诉求。当然,技术的支撑也不可或缺。根据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20年未来就业报告》的判断,未来,远程工作将长期存在,但方式有待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