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财观社
作为典型的民营银行、互联网银行,蓝海银行严重依赖个人消费贷款业务。但在强监管下,蓝海银行仍然坚持逆势扩张,但多项业务被质疑有违规绕过监管的嫌疑。
业务严重依赖个人消费贷款,被投诉高利率、高保险费
蓝海银行于2017年5月24日正式开业,注册资本20亿元,是一家典型的民营银行、互联网银行。过去数年,蓝海银行获得了不错的发展,根据其公布的2019年年报显示,截至2019年底,蓝海银行资产总额为303.57亿元,营业收入6.43亿元,净利润1.45亿元,与2018年相比均实现了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19年底,蓝海银行各项贷款余额152.95亿元,其中对公贷款余额13.84亿元,个人经营贷款余额11.62亿元,个人消费贷款余额127.49亿元,可见蓝海银行严重依赖个人消费贷款。
但个人消费贷款因利息高、诱导过度借贷、增加金融风险等原因近年一直被舆论诟病,也带来了高投诉。山东银保监局日前发布的《山东银保监局办公室关于辖区2020年第二季度银行业消费投诉情况的通报》显示,2020年第二季度,蓝海银行投诉量为19件,占城市商业银行(含民营银行)投诉总量的20.00%。即使在城商行中,蓝海银行的规模也大大落后于大多数同行,能有如此高投诉占比,或意味着其产品或者服务的内容和质量可能存在达不到消费者要求等问题。
“聚投诉”和“黑猫投诉”等投诉平台也有对蓝海银行的投诉,投诉内容包括消费者对蓝海银行的投诉涉及高利率、高保险费和高服务费,以及银行业务客户端到账慢等。例如,有消费者在某投诉平台,针对一笔10万元借款投诉称:“每个月服务费保险费2000多”。
被监管“重创”,揽储难度和成本都将大增
与其他民营银行一样,蓝海银行随着近年互联网金融兴起而获得快速发展。2020年,互联网贷款管理办法、网络小贷管理办法、P2P的清零等政策连续出台,同其他互联网银行一样,蓝海银行的业务受到“重创”。1月25日,蓝海银行官网发布公告称,该行在第三方平台(如京东金融、陆金所、度小满等)的个人存款业务,均已平移至该行自有平台正常办理。
银行业资深分析人士王剑辉表示:“存款产品从互联网平台下架,对中小银行影响将非常显著,未来两三个季度内增长速度可能会明显下滑,不排除会有负增长的情况。突出的表现就是存款增速会减慢,特别是一些中小银行维护客户、资金来源可能就面临较为严峻的挑战。”
蓝河银行对此的回应是其将持续发力自营App建设。但没有了大型互联网平台的流量支持,自营App揽储难度太大、且流量购买成本高昂,蓝河银行未来的存款业务必然大受影响。
逆势扩张,不惜绕过监管?
互联网银行的黄金时代过去了,但是蓝河银行还有非常具有野心的扩张计划。
2020年底,蓝海银行公开数据显示,截止2020年底,蓝海银行累计发放贷款近千亿元,有效客户总数近700万户。但蓝海银行还宣布,未来两年将实现“有效客户数突破1500万,累计投放突破3000亿”目标。不仅客户总数要翻番,贷款总额也要实现3倍。
2020年10月以来,蓝海银行不断提高相关存款产品利率,其蓝贝贝360天周期付息产品利率已一路调升至4.7%。这一利率即使在互联网银行业内也算高水平的存款产品。
提高存款利息虽然可以帮助揽储,但也增加其负债成本。同时银行以高利息收揽了存款,自然需要以更高的利息贷款出去。而高利息贷款往往意味着高风险,也与政府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监管初衷相悖,并非优秀的揽储策略。
同时,蓝海银行在业务模式上也比较激进,多项业务被质疑有违规绕过监管的嫌疑。蓝海银行的智能存款产品蓝贝贝支持多次部分提前支取,曾被认为本质还是高息揽存。蓝海银行的“蓝海朋友圈”功能,被质疑通过移动互联网突破地域限制异地揽储。在榕树贷APP上,有一款“小赢易贷”产品,其资金方是威海蓝海银行,这一业务也被指利用榕树贷平台变相突破地域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