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世界的目光聚焦博鳌。4月18日,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会“数字支付与数字货币”分论坛吸引了各方关注,来自世界各地的监管人士、金融机构、支付机构等相关人员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发表了对数字货币的观点。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李波称,比特币是加密资产,加密资产是投资的选项,是另类投资。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人民银行前行长周小川则认同比特币是数字资产,同时称,在中国金融创新都要说清楚对实体经济的好处。
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区块链专委会轮值主席、火币大学校长于佳宁表示,这意味着中国加密资产行业释放积极的信号,对加密资产投资和稳定币支付业务具有正向的引导和推进,预示着未来将加速相关监管研究,推动中国加密市场行业的合规化发展。
明确加密资产是另类投资 释放积极信号
事实上,G20二十国集团、金融稳定理事会、巴塞尔委员会和多数国家中央银行都明确表示,除央行数字货币外的加密资产,并不具备货币的关键属性,很难成为法定货币。而加密资产本质上是由私营部门自行创设,并约定应用规则的数字化符号,性质上类似于在一定范围内可流通的商品或资产。
于佳宁表示,在全球数字经济加速发展且通胀预期持续升温的当下,比特币的价值储存功能已经逐步成为一种“全球共识”。许多投资机构和上市公司都选择用比特币替代黄金等贵金属的头寸,纳入资产配置范围,实现对冲通胀的效果。因此,从2020年底,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整个加密资产市场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比特币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成为了真真正正的“新主流资产”。
同时,李波表示,正研究对比特币、稳定币监管规则,将来任何稳定币如果希望成为一个得到广泛使用的支付工具,必须要接受严格监管,就像银行或准银行金融机构一样受到严格监管。
据区块链研究公司The Block 新发布的报告显示,2020年稳定币的交易量达到1.1亿笔,总交易金额超过1万亿美元。从2019年开始,诸如IBM、摩根大通JP Morgan、Facebook、沃尔玛、高盛等商业巨头也都陆续宣布其对于稳定币的探索。
“稳定币是重要的区块链技术应用之一,是一项前沿的金融科技,被认为具备全面变革全球支付体系的潜力。”于佳宁解释称,稳定币价值与某种法币锚定,以此实现价格的稳定,具备一定程度的货币属性,同时又兼具区块链加密资产的技术优势,因此可以作为支付手段的可选项之一。
不过,于佳宁也提到,目前很多国家和国际组织都开始关注和研究稳定币的监管问题,并形成了一系列可借鉴的监管原则。若要推动合规稳定币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支付,仍需要国际社会的达成共识,并形成共同遵守的国际规则,因此更需要国际组织参与,以及各国协调配合。
数字货币要为实体经济服务
对于比特币,周小川认同其作为一种“数字资产”,但强调在中国,金融创新的东西都要说清楚它对实体经济的好处。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加密资产并不仅能当做另类资产进行投资,而能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振兴实体经济的助推器。”于佳宁表示,加密资产既有内在的经济价值,又具有可信任的权益证明属性,同时可以让资产在数字世界里高效流转。区块链技术是一种颠覆性技术,有望打造“价值互联网”,推动整个经济体系实现技术变革,组织变革和效率变革,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作出重要贡献。
以版权为例,版权作为一种资产,容易产生权益不清、流动性较低等问题。但将版权上链形成一种加密资产后,背后的权属关系和历史交易信息就会变得清晰透明。同时,这些加密资产在链上可以进行低成本的流通交易,让原本流通性较低的资产,提高交易速度,资产的权益在链上进行验证和转移,可以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交易安全性。
于佳宁表示,不能服务于实体经济的技术创新和金融创新价值非常有限,因此还要对产业进行积极引导,让加密资产能够与实体经济的产业深度结合,切实服务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促进形成金融和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技术的价值和威力才能显现出来。
值得注意的是,加密资产行业还在合规性等方面面临挑战,存在诈骗、洗钱、非法融资等非法活动基于区块链的加密资产流转。于佳宁表示,目前加密资产尚未对金融体系的稳定性造成实质影响,但发展中暴露出的市场操纵、欺诈、投资者保护不足、洗钱等问题已引起了各国监管机构的极度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