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视点
美国总统拜登已邀请包括中日俄在内的40国领导人一同出席4月22日至23日举行的气候问题峰会,希望利用此次峰会向世界展示各国如何为实现更高的气候变化目标作出贡献。
日本立命馆大学政策科学部教授周玮生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拜登政府将应对全球变暖作为优先课题之一,显示了主导国际谈判、重新发挥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领导力的意愿。
周玮生认为:“中美可通过绿色融资、技术转让、能力提升和排放交易等方面的双边、多边和第三方合作,建立应对气候变化的共同体。”
美国重返气候框架存在不确定性和两面性
周玮生说,美国政权交替这一国内政治的变化,常常影响美国对世界的承诺。
在1997年《京都议定书》通过时,美国无论是当年度还是累积量都是世界上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比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有责任率先履行《京都议定书》的减排义务。但彼时民主党政权签署文件后,被后上台的共和党政权推翻。《巴黎协定》也是同样的结果——奥巴马批准后,特朗普宣布退出,拜登就职当天又宣布重返《巴黎协定》。
“所以,要警惕美国政治的不确定性与两面性。这种两面性,还表现在联邦政府与地方政府在气变对策上的不同。特朗普政权时期,美国地方政府对气候变化行动很积极。”
2017年6月,美国250多名市长在佛罗里达举行的全美市长会议上通过了促进清洁能源普及运动,并通过了支持电动汽车、能源效率和城市主导的气候变化预防计划的决议,称到2035年将100%采购可再生能源,推动气候行动向前迈进一大步。
遗憾的是,2019年5月3日,在美国夏威夷莫纳罗亚观测站测定的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超过了415PPM(1PPM即百万分之一),这被认为是地球80万年以来的呈现的最高值之一。
要达到碳中和目标,一次能源消耗量中的高化石能源比例是现实挑战。拜登政府计划拿出2万亿美元,用于基础设施、清洁能源等重点领域的投资。
拜登政权为了牵制中国,会探索制定禁止煤炭火力发电贷款等国际规则。但周玮生认为,拜登强推无碳发电和碳中和目标会很艰难。
作为大企业主和传统能源实力代表的共和党,尤其是当前美国要让制造业重新回归,化石能源依然是保障工业生产的核心的情况下,一定会在国会阻挠拜登的能源计划。
美提出“3550”目标意在掌握碳减排话语权
中国承诺,到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峰值,到2060年实现二氧化碳排放量与清除量(吸收量)相抵为零的碳中和(碳实质为零)。
拜登正式就任第一天,就签署文件表示美国将重返《巴黎协定》。同时在中国提出“3060”目标后,拜登提出了“3550”目标,即到2035年,通过向可再生能源过渡实现无碳发电;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
周玮生认为,美国碳中和目标比中国提前10年,既显示美国作为发达国家的姿态和责任,同时也显示拜登政府不希望美国在碳减排上,被中国夺走话语权。
“实际上,中美合作促成所有国家都参与《巴黎协定》,可以说是两国合作的‘成功案例’。周玮生表示,在从新冠疫情中恢复经济过程中,中美仍应通过保护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以脱碳为契机,大力开发新能源与清洁使用煤炭,实现绿色复兴。
中美在技术、城市及双多边领域仍存合作空间
两国对清洁能源的投资可以提振全球经济并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如果经济复苏的资金得到适当分配,将有助于促进环境技术进步和产业可持续发展。
周玮生认为,中美可在三个领域扩大合作:一是煤炭制氢技术和燃煤电厂的碳隔离技术及调蓄技术的商业化推广;二是提高能源效率,加强两国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开发与转让;三是开发创新型绿色资金机制方面也有合作空间。
中美之间还可以实施国际城市间合作项目,通过不同层级政府加强两国城市结对合作、解决共同问题、共享应对措施,通过大力促进可持续城市发展来推动国家间合作。
“尽管气候变化对不同国家的影响不同,但没有一个国家能够毫发无损地从中全身而退。尽管存在政治、军事、经贸等方面的冲突,但在利益共享、责任共担、风险共担的情况下,中美应携手共同应对气候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