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西安4月29日电(记者付瑞霞)29日,天和核心舱作为搭建中国空间站的“第一块积木”,率先落户于中国空间站核心位置。为实现核心舱至少在轨运行15年的设计寿命要求,其推进系统成为目前中国航天飞行器推进系统中最复杂的一个,首次实现完全自动化,首次在航天器上配置电推进发动机,首次设计了部分设备在轨可更换维修方案。
天和核心舱推进与补加系统设计研制工作,全部由航天科技集团六院空间推进系统研制团队承担。据航天六院801所载人航天推进系统部部长顾帅华介绍,本次核心舱发射任务中,“三项创新”成为造就天和核心舱推进系统的关键。
第一项创新,是本次核心舱推进系统首次实现了完全自动化的高难度技术突破。科研人员为其研制出全新的自动补加程序,使其不再需要地面指令干预或是航天员的辅助,即可实现完全自主补加。
第二项创新,是核心舱推进系统除了配备4台轨控发动机、22台姿控发动机这些在航天技术中常用的常规动力以外,还额外配置了4台霍尔电推进发动机,首次将电推进动力应用到航天器上。空间站在围绕地球运转的过程中,会因为地球引力影响轨道高度,需要发动机消耗额外推进剂来抬升轨道。
霍尔电推进系统以其推力小、精确调整、工作时间长的特性,“细水长流”地发挥作用,辅助空间站抵抗轨道衰减,维持在原定轨道上正常运转。可有效节省核心舱自带推进剂的消耗,保证推进剂的合理充分利用。
第三项创新,是航天六院801所研发团队根据核心舱在轨15年的寿命要求,结合实际需求和产品风险评估,在以往可靠性设计、安全性设计的基础之上增加了维修性设计,首次设计了控制驱动器、霍尔电推进发动机气瓶等设备可实现由航天员出舱在轨更换维修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