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财经5月25日讯(记者 郭伟莹)为更好的服务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意外险市场高质量发展,切实提升保险消费者满意度,中国精算师协会(以下简称精算师协会)、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以下简称保险业协会)、中国银行保险信息技术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银保信)在中国银保监会的指导下,组织完成了中国保险业意外伤害经验发生率表编制工作,现已形成《中国保险业意外伤害经验发生率表(2021)(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2021版意外表)。日前,精算师协会、保险业协会、中国银保信有关负责人就意外表编制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一、意外表编制的背景是什么?
2017年,保险业协会首次开展了意外伤害发生率表的测算工作,填补了国内意外险发生率研究测算工作的空白,为促进意外险科学定价和产品创新、提高保险业风险管理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全社会风险管理意识的增强和对意外险风险保障功能重视程度的提高,原有的意外险发生率研究测算成果在覆盖面、适用性和动态调整机制等方面,已不能充分反映实际发生率的情况,不能适应意外险市场发展的需要,行业内外对于编制意外表的需求十分强烈,形成了广泛共识。在中国银保监会的指导下,精算师协会、保险业协会和中国银保信于2020年3月启动了意外险发生率表编制工作,以夯实意外险的定价基础,加快建立意外险费率市场化形成机制。3家单位通力合作,积极整合行业力量和资源,组织成立发生率表编制小组、数据小组、职业分类标准研究小组等12个职能小组,在深入开展调研、全面验收数据、充分开展测试、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扎实有序推进相关工作,历时1年,形成2021版意外表的征求意见稿。
二、编制意外表的意义是什么?
意外表编制工作基础性强、涉及面广、复杂度高,是保险行业的一件大事,影响深远、意义重大:
一是意外表编制是深化保险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在需要。意外险具有低门槛、低保费、高频率、高保额的特点,普通大众均可入手,一顿饭钱就能撬动上百万元保险保障,在提高人民群众风险保障意识、增强社会风险抵御能力等方面具有突出作用。但长期以来由于意外险市场基础比较薄弱,意外险产品定价科学性不强,与广大保险消费者的意外风险保障需求不相适应。通过编制意外表,可以夯实意外险定价基础,健全价格形成机制,加快建立意外险费率市场化形成机制,编制意外表是加快推进意外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要求。
二是意外表编制是推动意外险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次意外表包含了普通意外险(编制到104岁,老年段可为老年人专属意外险提供参考)和学平险等特殊意外险的意外身故发生率表和意外残疾比例参考表,并提供分职业等级的调整系数参考,较为准确地反映了意外险市场经验情况。意外表的编制能够有效推动市场主体根据行业经验、市场情况及自身历史数据,科学厘定符合市场实际的费率;能够有效推动以市场为主体、以需求为导向的产品创新机制的形成;能够有效推动针对不同职业、地区和场景等细分市场的产品创新和供给,切实推动意外险市场高质量高水平发展。
三是意外表编制是切实提高消费者满意度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意外险市场呈现出较多乱象,使得部分保险消费者消费权益受损、消费体验较差,影响了保险行业的社会形象,究其原因,还是在于定价机制扭曲。意外表的编制能够完善意外险定价规则,防止定价不合理产品的产生,能够切实提高意外险市场规范化水平,提升消费者满意度。
三、意外表编制过程如何?
在银保监会的指导下,精算师协会、保险业协会与中国银保信协同一致、相互配合,共同成立项目组,全力推进意外表编制工作。根据职责分工,3家单位细化工作任务,各自牵头若干职能小组,将具体任务分解至各职能小组,并由中国银保信统筹整体工作,有效提高了意外表编制效率。
一是组织严密、分工明确。在意外险改革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的指导下,项目组明确了任务分工:精算师协会组织发生率测算及论证评审,研究风险管理建议及措施,形成意外险风险管理报告及国民防范意外风险教育读本;保险业协会开展意外险职业分类及风险等级研究,推动新残标国标申报,进行跨行业交流和研究;中国银保信负责开展调研、建立数据标准、完成数据准备、制定动态回溯和常态化监控机制。
二是重视数据、夯实基础。意外险数据量巨大且缺乏统一的录入标准,涉及市场主体众多且产寿险公司业务实务差异较大,意外险数据质量较之前的生命表、重疾表数据存在较大差距。为夯实意外险数据质量,确保意外表编制质量,项目组在数据准备及验收阶段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先后对56家保险公司712款产品的百余个字段展开梳理校验,累计修订问题560余项,通过系统清洗与人工补录相结合的方式,累计清洗理赔数据50多万条,历时近9个月,最终完成了包含53.3亿条承保数据、745.5万条理赔数据的测算数据准备及验收工作。
三是深入调研、充分测试。项目组针对意外表编制过程中产生的重点问题开展了多次专项调研,包括数据专项调研3次、职业代码及风险等级专项调研1次、意外险理赔实务调研1次、意外医疗及津贴产品专项调研1次,国际研究小组也收集整理了北美、日本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意外险国际经验材料,为意外表编制提供了重要依据和参考。在意外表编制的每个重要节点,项目组均进行了充分的内部测试和沟通交流,包括粗率合理性校验3轮、编表方案沟通2轮、趋势外推研讨1次、初表内部测试1轮,确保意外表编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四是完善制度、明确标准。借鉴行业生命表、重疾表数据治理工作经验,着眼长远,项目组在意外表编制过程中同步推进了意外险相关制度及标准建设工作:研究制定数据规范相关文件,引导行业加强数据管理;以保险业协会2016年发布的《商业保险职业分类与代码》为基础,结合意外险发生率测算研究成果,对职业分类及风险等级标准开展调整优化;以行业《人身保险伤残评定及代码》为测算标准,对伤残代码标准开展修改完善,切实强化意外险基础设施建设。
四、意外表编制工作将产生哪些重要成果?
意外表的主要成果包括:一是首次编制了区分应用场景的个人普通意外、少儿学平意外的身故及伤残发生率表或比例表,并区分到性别与年龄,为风险细分及产品创新提供依据。二是首次编制了分职业等级风险系数参考表,为行业进一步厘清职业风险等级及风险状况奠定了基础。三是编写《中国保险业意外伤害险风险管理报告》及《国民防范意外风险教育读本》,多维度展开意外伤害风险分析,为行业内外强化意外风险管理、提高意外风险防范意识提供重要参考。四是形成意外险数据规范及多项行业标准,夯实意外险数据基础,从源头降低行业经营风险,进一步强化行业意外险数据治理及基础设施建设。
本次意外表编制工作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受部分数据缺乏行业统一规范和标准的局限,编表时残疾比例表仅编制到年龄段;老年段理赔数据量较少,不能满足单独编制老年专属意外表的信度要求;数据颗粒度较粗,不能支持更深层面的分析。随着意外险改革的深入推进和意外险市场的不断发展,项目组将持续夯实数据基础,不断提升意外表的精细化程度。
五、意外表编制对意外险市场产生哪些影响?
意外表的编制将会对意外险市场产生深刻影响:一是意外险产品定价将更为合理。意外表通过提供发生率参考,引导市场主体基于行业经验,根据自身历史数据、市场情况等因素科学厘定费率,健全价格形成机制,逐步淘汰赔付率低、渠道费用高、定价不合理的产品。二是意外险市场发展将更为规范。意外表的编制及相关标准的建立将使意外险产品开发和定价更加规范透明,对于营造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有重要推动作用。三是意外险产品创新更有依据。意外表及风险管理报告提供了丰富多元的信息参考,不仅区分到应用场景、年龄、性别及职业,还对意外医疗、农村小额意外、借款人意外等产品,以及承保、理赔、死亡率、残疾率等维度进行了更加深入的分析,为意外险产品创新提供了更为详实的数据基础。
六、2021版意外表发布后,下一步还将做哪些相关工作?
下一步,精算师协会、保险业协会与中国银保信将在中国银保监会的指导下开展如下工作:一是完成意外表编制工作并择机发布。在广泛征求行业意见的基础上,召开意外表论证会及评审会听取行业内外专家意见,对意外表做进一步修改后,择机发布。二是完成意外险风险管理报告与国民防范意外风险教育读本编写。系统梳理意外表编制过程、分析项目经验成果,多维度展示保险业意外风险状况,开展宣传培训,推动业内外及国内外交流合作。三是建立意外险数据标准及意外表动态调整机制。研究形成意外险数据采集系列标准,逐步提升基础数据的规范化水平和数据质量管理水平,建立行业意外险动态回溯和常态化监控机制。四是完成商业保险职业分类与风险等级标准制定工作。充分利用意外表测算成果,开展意外险职业分类标准的优化和职业风险等级规范标准的编制及发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