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是菜籽油的生产大省也是消费大省。2018年,四川启动“天府菜油”行动,打出国内食用油行业首个区域公共品牌,以破解四川菜籽油加工无龙头、无品牌、无标准的尴尬局面。日前,四川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四川省财政厅、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又联合印发《四川省“天府菜油”行动三年计划(2021-2023年)》,进一步明确未来3年的目标、任务和路径。其中,实施原料基地量质提升工程是内容之一,明确到2023年,全省油菜种植面积稳定在2000万亩左右。从今年四川全省油菜的种植情况看,完成这一目标不算难,但深入生产一线细看,四川油菜基地建设仍然存在较大优化空间。
从生产主体看,目前四川油菜种植仍然以小散户种植为主。四川农民因为有自用菜籽油的需求,因此小春基本没有放弃种植油菜,成为四川油菜种植的主力。据统计,从2010年开始,四川油菜籽播种面积超过小麦,成为小春第一大作物。在这种自给自足的生产动机下,农户种植管理粗放,缺乏科学施肥、合理灌溉的意识,把菜籽品质更多寄托于生产期间的“风调雨顺”,放弃了高品质高价格高收益。
随着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的不断推进、农村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涨,加快油菜的全程机械化作业进程显得愈发迫切。四川省成本调查监审局在2020年发布的《四川油菜籽生产成本收益调查》中指出,2019年四川油菜籽生产成本中,人工成本比重高达74%,是湖北的1.92倍,湖南的1.76倍。目前看来,机收环节的技术攻关是重点,每亩多收40斤,增收超过120元。
其次,产业扶持政策实施的精准性、有效性有待进一步提高。记者曾深入调查,了解到一些县在项目实施中,方法简单粗放,种、药、肥“一发了之”,农民种植技术没有得到提高,反而加大了农业面源污染的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加工环节与种植环节相辅相成。四川菜籽油加工企业仍然处于培育阶段,随着天府菜油品牌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的提升,优质原料价格必然水涨船高,这需要一个过程,我们应该保持耐心;同时,要重视的是,没有优质的原料基地,菜油的品牌建设也无从谈起。因此,种植和加工的扶持政策不能脱节。